基于PBPK模型的再生水中混合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pingk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再生水的应用日益广泛和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再生水中混合物的健康风险评价问题也备受关注。因此本文运用有害物质筛选、污染物室内挥发模型、毒理学、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及风险评估等理论,针对再生水回用于冲厕这一暴露途径,提出了一套再生水中混合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首先,确定风险因子初选名单,针对初选名单上的污染物对天津市J再生水厂的再生水进行定期采样检测,并选取挥发性、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7项作为筛选指标,运用综合分值法对风险因子初选名单中的污染物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确定了最终的风险因子为三氯甲烷、溴二氯甲烷、二溴氯甲烷和三溴甲烷。其次,根据已有的研究,建立再生水冲厕过程中污染物室内挥发模型,估算了风险因子在冲厕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并使用呼吸暴露途径下的暴露剂量模型计算了它们的体外暴露剂量。再次,在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本研究中的风险因子建立了混合物的PBPK模型,并运用建立的模型计算风险因子的内剂量,以体现混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根据PBPK模型计算的内剂量,结合基于药代动力学基础的混合物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再生水冲厕过程中混合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方法(Monte Carlo Method)的Crystal Ball软件对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风险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本研究再生水在冲厕时其中的混合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范围是2.24×10-6-2.00×10-5,超出了可接受风险水平(10-6);并且敏感性分析发现风险结果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溴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
其他文献
宽带LEO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重要的发展热点之一,世界许多国家和卫星通信公司都在制定自己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为适应我国不断扩大的对外交流,同时提前
以瞬间微生物检测仪的组成为切入点,从警告装置、连续监控及趋势装置、验证补救措施是否成功3方面介绍了瞬间微生物检测仪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游离微生物固定于载体材料内部或表面,并对该固定化微生物加以有效利用的一门技术。该技术具有微生物活性高、单
作业批改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教 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 教学效果进行教改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常被忽视。本文就如何认识和发挥作业批改的教育功能谈一
利用微生物修复砷污染环境由于具备经济、环保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得到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在利用微生物修复砷污染环境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而言,
<正>2005年10月27日,我国通过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对缔约国来说,加入国际条约必然产生其国内法与所签条约对接的国际义务。本文结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采用高效精馏技术,并添加自制添加剂,提纯得到电池级碳酸二甲酯,产品质量分数达99.9%以上,水分含量小于10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