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参考前人有关量表,研究者选取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的部分初中生作为被试,编制了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量表、西北初中生学业求助态度量表、西北初中生学业求助行为量表。这些量表的编制使用了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的方法。对上述4个地区的774名初中生进行了正式测量。以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西北初中生学业求助态度、西北初中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各个子维度为因变量,进行4(地区)×3(年级)×2(性别)的方差分析,并且做了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对学业求助的路径分析。其次,运用开放式问卷和研究性访谈对测量研究的部分初中生进行了质化分析。再者,选取甘肃省嘉峪关市某中学171名被试进行了电子监控研究。通过不同方法筛选出154名有效被试,将其划分为高求助组、中求助组和低求助组,分析了不同求助组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并且做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对学业求助的路径分析。最后,对以下三个问题做了回答与讨论:(1)为了提高西北初中生学业求助行为频率,是否有必要干预自我概念;(2)如果有干预的必要,应该从自我概念的哪些成分入手;(3)自我概念的不同成分通过哪些中介变量影响学业求助行为。这项研究以教育与心理干预措施作为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