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江流域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流域最大的流域。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赣江水质日益恶化,使得鄱阳湖面临富营养化的威胁,已有大量关于鄱阳湖与赣江的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对赣江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赣江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来源,或赣江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印象因素探究,而缺少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宏观分析赣江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与经济的关系。VAR模型可以有效直接的分析赣江流域经济与赣江氮营养盐负荷的动态关系。为此,本研究分析赣江流域经济现状和2007-2016年的变化规律,结合赣江水文水质数据计算赣江2007-2016年入鄱阳湖氮营养负荷,利用VAR模型探究赣江流域经济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本研究以赣江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赣江沿程TN、NH4+-N和NO3--N的浓度变化,分析赣江氮营养污染现状,探究赣江氮营养盐沿程变化规律。分析2007-2016年赣江和鄱阳湖氮营养数据和水量数据,揭示赣江和鄱阳湖2007-2016年氮营养盐负荷变化特征,探究赣江氮营养盐对鄱阳湖氮营养盐的贡献度。通过分析赣江流域2007-2016年经济数据,揭示赣江流域经济近年来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分析赣江流域GDP、赣江不同产值和赣江氮入湖负荷项目的动态关系,分析赣江流域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曲线,揭示赣江流域经济经济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为相关部分治理赣江和鄱阳湖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赣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赣江水体氮营养污染现状特征
赣江水体氮TN浓度较高,赣江中下游TN浓度高于上游,枯水期TN浓度高于丰水期,NO3--N为氮的主要赋存形式。赣江水体TN主要来源城镇污水和采矿工业废水,赣南采矿工业废水对TN浓度的影响大于城镇生活废水,控制采矿工业废水排放有利于赣江水体TN含量的降低。此外,万安水库和峡江水利工程对赣江氮营养盐有滞留作用,对NH4+-N转化为NO3--N有积极作用,水量越大赣江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
(2)赣江2007-2016年氮营养盐入湖负荷特征
2007-2016年赣江与鄱阳湖流量变化规律相似,年际变化无明显规律,从月份来看,4-6月份水量较大,10-2月份水量较小。赣江与鄱阳湖氮营养负荷变化规律相似,年际变化特征为逐渐增加,月变化特征表现丰水期大枯水期小,赣江对鄱阳湖水量贡献为44.24%,负荷贡献为56.64%,赣江是鄱阳湖氮营养和水量的主要贡献者。
(3)赣江流域经济特征
赣江流域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第二产业为主,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GDP的推动作用逐渐上升。赣江流域2007-2016年经济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持续减小,第二产值和第三产值增长速率远大于第二产值。
(4)赣江流域经济与氮营养盐入湖负荷关系
赣江流域GDP与赣江氮入湖负荷现呈“倒U型”关系,赣江流域GDP增长对赣江氮入湖负荷有促进作用,赣江氮入湖负荷对赣江流域有抑制作用。赣江流域不同产值对赣江氮入湖负荷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前期赣江氮入湖负荷主要影响因素为农业,中后期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业。赣江氮入湖负荷对赣江流域不同产值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第三产值>第二产值>第一产值。
本研究以赣江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赣江沿程TN、NH4+-N和NO3--N的浓度变化,分析赣江氮营养污染现状,探究赣江氮营养盐沿程变化规律。分析2007-2016年赣江和鄱阳湖氮营养数据和水量数据,揭示赣江和鄱阳湖2007-2016年氮营养盐负荷变化特征,探究赣江氮营养盐对鄱阳湖氮营养盐的贡献度。通过分析赣江流域2007-2016年经济数据,揭示赣江流域经济近年来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分析赣江流域GDP、赣江不同产值和赣江氮入湖负荷项目的动态关系,分析赣江流域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曲线,揭示赣江流域经济经济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为相关部分治理赣江和鄱阳湖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赣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赣江水体氮营养污染现状特征
赣江水体氮TN浓度较高,赣江中下游TN浓度高于上游,枯水期TN浓度高于丰水期,NO3--N为氮的主要赋存形式。赣江水体TN主要来源城镇污水和采矿工业废水,赣南采矿工业废水对TN浓度的影响大于城镇生活废水,控制采矿工业废水排放有利于赣江水体TN含量的降低。此外,万安水库和峡江水利工程对赣江氮营养盐有滞留作用,对NH4+-N转化为NO3--N有积极作用,水量越大赣江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
(2)赣江2007-2016年氮营养盐入湖负荷特征
2007-2016年赣江与鄱阳湖流量变化规律相似,年际变化无明显规律,从月份来看,4-6月份水量较大,10-2月份水量较小。赣江与鄱阳湖氮营养负荷变化规律相似,年际变化特征为逐渐增加,月变化特征表现丰水期大枯水期小,赣江对鄱阳湖水量贡献为44.24%,负荷贡献为56.64%,赣江是鄱阳湖氮营养和水量的主要贡献者。
(3)赣江流域经济特征
赣江流域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第二产业为主,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GDP的推动作用逐渐上升。赣江流域2007-2016年经济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持续减小,第二产值和第三产值增长速率远大于第二产值。
(4)赣江流域经济与氮营养盐入湖负荷关系
赣江流域GDP与赣江氮入湖负荷现呈“倒U型”关系,赣江流域GDP增长对赣江氮入湖负荷有促进作用,赣江氮入湖负荷对赣江流域有抑制作用。赣江流域不同产值对赣江氮入湖负荷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前期赣江氮入湖负荷主要影响因素为农业,中后期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业。赣江氮入湖负荷对赣江流域不同产值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第三产值>第二产值>第一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