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白云岩山地景观的响应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植物群落功能性状随不同地形部位的变化特征,对于认识不同地形部位条件下植物群落的形成、植物对不同地形的复杂环境的适应,以及对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维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贵州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乔灌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物种进行样品采集与调查,分别测定群落内乔灌木优势种的13种功能性状(株高H、胸径DBH、高径比HDR、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片厚度LT、叶绿素含量SPAD、叶鲜重LFM、叶干重LDM、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碳氮比C:N)及9种环境因子(光照强度Light intensity、海拔Elevation、坡度Slope、土壤厚度Thickness of soil、土壤湿度Soil moisture、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土壤有机质含量SOM、土壤全氮含量TN、土壤全磷含量TP),探讨了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联、不同地形部位乔灌木功能性状特征和环境因子的特征,分析了植物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对不同地形部位的响应及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如下:(1)调查研究得出不同地形部位的乔灌木群落结构,乔木:山顶是大明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var.damingshanensis Cheng et L.K.Fu)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为主的针叶林群落;中上部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和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中部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和毛脉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 var.pubinervis(Rehd.et Wils.)Burtt et Hill)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中下部是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和毛脉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 var.pubinervis(Rehd.et Wils.)Burtt et Hill)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河谷是尖叶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angustata(Chun)Fang)和猴欢喜(Sloanea sinensis(Hance)Hemsl.)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群落。灌木:山顶是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和川钓樟(Lindera pulcherrima(Wall.)Benth.var.hemsleyana(Diels)H.P.Tsui)为主的山地灌丛;中上部是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和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inn.)为主的山地灌丛;中部是山胡椒(Lindera glauca(Sieb.et Zucc.)Bl)和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 Hemsl.)为主的山地灌丛;中下部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和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 S.et Z.)为主的山地灌丛;河谷是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 Sieb.et Zucc.)和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等为主的河漫滩灌丛。(2)研究区乔木功能性状之间相关性变化与灌木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大体一致,均表现为株高与胸径呈显著正相关(P<0.01);胸径与高径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叶面积与比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鲜重、叶干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比叶面积与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乔木的比叶面积与碳氮比是在0.01水平上显著,而灌木的比叶面积与碳氮比是在0.05水平上显著;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鲜重与叶干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叶氮含量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的是乔木的叶绿素含量与叶鲜重、叶干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面积与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灌木的叶绿素含量与叶鲜重、叶干重及叶面积与叶片厚度没有显著性相关;灌木的叶片厚度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乔木的叶片厚度与碳氮比没有相关性;乔木的叶碳含量与胸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高径比呈显著正相关(P<0.01),灌木的其他功能性状与叶性状没有相关性。(3)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表现为光照强度与海拔呈正相关(P<0.01),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海拔与坡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性(P<0.01);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土壤全氮与土壤全磷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环境因子对不同地形部位的响应如下,光照强度表现为山顶>中上部≥中下部>河谷≥中部(P<0.05);海拔表现为山顶>中上部>中部>中下部>河谷(P<0.01);坡度表现为中上部>中部>山顶>中下部>河谷(P<0.01);土壤厚度表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山顶>河谷(P<0.05);土壤温度表现为山顶≥河谷≥中部≥中上部≥中下部,没有显著性差异;土壤湿度表现为中下部>中部≥中上部>山顶>河谷(P<0.05);土壤有机质表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山顶>河谷(P<0.05);土壤全氮表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山顶≥河谷,差异性不显著;全磷表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山顶≥河谷(P<0.05)。(4)本文研究得出乔灌木对不同地形部位的响应,乔木株高表现为:中部≥河谷≥中下部≥中上部>山顶,株高值在中部、河谷、中下部、中上部的变化不大,但这四个地形部位的株高与山顶的株高有显著差异(P<0.05);胸径表现为:中部>河谷>中下部≥中上部>山顶(P<0.01);叶面积表现为中部≥中下部>河谷>中上部≥山顶(P<0.05);比叶面积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河谷≥山顶(P<0.05);叶碳含量表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山顶≥河谷,差异不显著;叶氮含量表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河谷>山顶(P<0.01);灌木株高表现为中上部>中下部≥中部>河谷≥山顶(P<0.05);胸径表现为中上部>中下部≥中部≥河谷≥山顶(P<0.05);叶面积表现为中下部>河谷≥中上部≥中部≥山顶(P<0.05);比叶面积表现为中下部>中部>河谷>中上部>山顶(P<0.01);乔木叶片厚度表现为:山顶>中上部>河谷>中下部>中部(P<0.05);灌木叶片厚度表现为山顶>中部>中上部>河谷≥中下部(P<0.05);乔木和灌木的叶片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还是表现为山顶≥河谷≥中上部≥中下部≥中部;乔木叶绿素含量表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河谷>山顶(P<0.01),而灌木叶绿素含量是中上部大于中部和中下部,这可能与灌木层群落结构有关,导致了乔木和灌木出现了一些差异;乔木和灌木的叶鲜重和叶干重均表现为中下部≥中部≥中上部≥山顶≥河谷,但差异不显著;乔木、灌木的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均表现为中部≥中下部≥中上部≥河谷≥山顶,叶碳含量差异不显著。(5)对植物功能性状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土壤物理因子(土壤厚度、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其次是土壤养分因子(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土壤全氮),最后是地形因子(坡度、海拔)、气象因子(光照强度)。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现为土壤厚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土壤全氮均与叶氮含量、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叶碳含量、株高、胸径呈正相关(P<0.05),与叶片厚度和叶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P<0.05)。海拔、光照强度、土壤温度与叶片厚度、干物质含量、碳氮比、高径比呈正相关(P<0.05);海拔与植物株高、胸径、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呈负相关(P<0.05);光照强度、土壤温度与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叶碳含量呈负相关(P<0.05),土壤湿度与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呈正相关(P<0.05);坡度与植物的比叶面积、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呈正相关(P<0.05)。
其他文献
天然的植物多糖一般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且资源丰富等特点,近几年来,其作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本课题以沙枣胶作为原料,首先,采用热水浸提及醇沉法获得沙枣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法就是体现这一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法以“议”和“思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升核心素养,凸显了“议中学”的教学创新思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议题式教学法有其特定的设计和推广要求,如何使议题式教学法成为大众化的教学策略,如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运用议题式教学法,是本论文探讨
学位
高中思政课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独特的地位及作用是由其课程性质和教育目标决定的。新课改之后,开放型、活动型课堂开始活跃于中学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之中,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手段。抛锚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较为通用的教学方法,在中学其它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已有一定成效,但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却明显不足。为此,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当前
学位
本文选取不同类型的多人在线游戏玩家作为研究对象,以深入访谈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在社会网络研究领域的“强弱关系”理论(strong and weak ties)视角下,对玩家游戏内外的社交互动及其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研究首先对多人在线游戏玩家形成的中宏观层面的关系网络进行审视和分析。研究发现,玩家之间的社交互动已经成为多人在线游戏中的核心游戏行为之一。在工具理性的选择和现实交往需要的共同影响下,
背景:浅部真菌病是指皮肤、黏膜、毛发和指(趾)甲的真菌感染,主要由皮肤癣菌属和酵母菌属引起,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菌种分布不同,不同感染部位也有差异。既然不同感染部位
校园欺凌现象作为一个日常可感的社会现象,近年来呈现出高发且低龄化的社会趋势,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近年来,国家相继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来应对校园欺凌的高发态势。李克强总理也指出:切实把校园建设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流动儿童作为转型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弱势群体,自身的生存质量及安全状况都不甚理想,校园欺凌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安全与成长,故而本文将流动儿童群体作为研究主体,
学位
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属于等角投影,是等角横轴切椭圆柱投影。高斯投影因其面积变形小,计算简捷和投影精度高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广泛。我国常用的坐标系统(北京
目的:观察桂枝附子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初步探究其机理,为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以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太阳病表阳虚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按入组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桂枝附子汤,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周期2周;在治疗前和治
从“农”到“工”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是尖山农场70多年开发建设的历史还原,经过几代垦荒人的耕耘与奉献、辛勤与汗水,把农场从一片荒芜人烟的荒原改造成如今经济多元化、社会繁荣化、生态效益化、环境友好化、城镇宜居化的农垦新城。农场农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了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职工生计模式从“农”到“工”的变化是与国家、社会以及农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农场的农业发
学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技术是一种用于降解污水中有机染料和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新兴技术,光催化反应是一种以紫外光或可见光为光源,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