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多、范围广,农村消费市场广阔且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但相对于城市消费市场,农村市场存在消费能力弱、消费基础差的现象,这制约了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建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成为当务之急。而建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除了需要政府惠农、强农的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农村金融的广泛参与。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金融角度研究农村的居民消费问题。首先从理论上深入的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机理,即农村金融发展会影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作用于居民消费能力从而影响居民消费;同时也会影响农村居民的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预期、消费环境三因素作用于消费倾向从而影响居民消费。然后,通过实证,一方面构造农村金融发展的双指标,基于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能提高居民消费总支出,并有效提高各层次消费支出,且对生活型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但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不高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未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实证方法检验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渠道,即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扩大能通过增收渠道和缓解流动性约束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其中促进增收是其主要渠道。最后,在明确了农村金融对消费的重要性后,提出了以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以使农村金融能为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更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