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及饮食干预治疗食物不耐受相关的婴幼儿湿疹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食物特异性Ig G变化情况,以期为中药健脾法为主治疗食物不耐受及其他相关的疾病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婴幼儿湿疹患儿,按照就诊前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所有患儿皮损严重时给与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抗感染类外用药,对照组按照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进行饮食干预,治疗组在饮食干预基础上给与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3个月为一疗程。于治疗后第2周、1个月来院复诊或随访,3个月时到院复诊并复查食物不耐受,观察两组的有效率、食物特异性Ig G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治愈患儿1个月后进行随访是否复发。结果:1.14种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鸡蛋阳性率最高,为84.1%,多为+2级、+3级;牛奶次之,为82.6%,以+2级、+3级为主;其他食物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小麦、大豆、西红柿、大米、鳕鱼、虾、玉米、蟹、牛肉、蘑菇、鸡肉、猪肉。2.69例婴幼儿湿疹患者中,多数患儿不耐受的食物在2种及以上。不耐受食物为1种的14例,占总人数20.29%;不耐受食物为2种16例,占总人数23.19%;不耐受食物为3种及以上39例,占总人数56.52%。3.湿疹的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5.56%,有效率30.56%;对照组治愈率3.03%,有效率24.24%,经秩和检验,Z=-1.002,P=0.316(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为19.44%,有效率69.44%;对照组治愈率为9.09%,有效率42.42%,经秩和检验,Z=-2.500,P=0.012(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为69.44%,有效率97.22%;对照组治愈率为39.39%,有效率78.79%,经秩和检验,Z=-2.790,P=0.005(P<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4.食物不耐受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食物不耐受的等级例次比较,经秩和检验,Z=-0.019,P=0.000(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参苓白术散及饮食干预可改善食物不耐受。对照组治疗前后食物不耐受的等级例次比较,经秩和检验,Z=-2.970,P=0.003(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单纯饮食干预也可改善食物不耐受。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食物不耐受的等级例次比较,经秩和检验,Z=-3.057,P=0.002(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痊愈患儿复发率的比较:治疗组治愈25例,复发1例(4%);对照组治愈13例,复发1例(7%),经Fisher检验,P=1.000,(P>0.05),说明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1.本地区患有湿疹的婴幼儿不耐受食物以鸡蛋、牛奶为主,且多为中重度不耐受。2.本地区婴幼儿患湿疹的不耐受食物多为2种及以上,不耐受食物只有1种的为20.29%;2种为23.19%;3种及以上为56.52%。3.参苓白术散加减及饮食干预治疗食物不耐受相关的婴幼儿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食物不耐受的等级,并优于单纯饮食干预,还可降低婴幼儿湿疹的复发率。从“健脾”论治食物不耐受及其相关的婴幼儿湿疹,具有一举两得之功。4.参苓白术散加减及饮食干预治疗食物不耐受相关的婴幼儿湿疹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