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养老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现有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需求,因此,社会化养老服务在不同地区逐渐兴盛起来。相比之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相对比较成熟,而老年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还远远滞后,加之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空心化”程度严重,因此,对农村社区养老做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山西省平陆县圣人涧镇是一个城郊结合的农业型乡镇,自2010年开始设立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今已形成一定规模,有效的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述评,为本文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通过深度访谈取得圣人涧镇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一手资料,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深度剖析其管理制度、运营模式、社会参与力量,以及制约该养老模式发展的五大因素。为了解当地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情况,本人对320位老年人进行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当地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特征和总体满意度情况。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老年人满意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按照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因地制宜的提出以下五点促进该地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拓宽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第二,强化基层政府责任;第三,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第四,丰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第五,建立健全有效应急机制。此外,老年人应注重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互帮互助积极养老,更有意义的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