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广告在社会生活中的迅猛扩张,现代商业广告的影响已远远溢出其商业范围,显示出一种强大的文化影响及文化再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受众文化观念,引导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与此同时,欺骗与误导消费者、恶意利用受众感官本能欲望,扭曲特殊群体形象等广告文化失范现象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此类广告的滋生蔓延,不仅在不断消解广告业的“创新”意识,同时将极大弱化民族的思考力和对腐朽文化侵袭的警惕性,严重消解甚至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必须加以严肃治理。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围绕以下三部分进行讨论和研究。首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广告文化失范”意涵加以界定,同时基于广告文化批判视角,将具有代表性的广告文化失范现象重新分类界定,并阐述其社会危害,进而提出治理的必要性。第二,对广告文化失范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与治理困境进行多角度分析,认为失范广告频现的缘由有社会文化流变,广告产业自身发展存在的内在矛盾,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效力较低,广告监管主体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等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第三,引入相关的公共治理理念,针对广告文化失范现象的深层原因,提出公共管理项下的治理广告文化失范的途径和办法,包括整体性思维下对我国文化互动建设的思考,以及基于“强国家一强社会”关系,提出广告行业多元复合治理模式的构想。并在其中重点探讨了,新法律地位下的广告行业协会组织功能重建,与社会群体组织化互动监督等合理路径,来提高广告监管体系效能,以期更好地遏制广告文化失范现象,为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理论上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