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迅速,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位居世界首位,同时,可怕的是我国仍约有60%的患者未被临床确诊,而确诊的患者大多数血糖控制并不理想,长期的高血糖可对血管、神经等造成损害。其中,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比较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疾病进展,肾功能逐渐恶化至透析,目前,糖尿病肾脏疾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影响DKD进展的因素颇多,如血糖、血压、血脂、病程、年龄、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对引起和加速DKD的进展可能存在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T2DM患者DK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对T2DM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延缓DKD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及治疗,延缓DKD进展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658例,其中139例因重复住院、缺少相关研究指标、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而被剔除,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519例。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 albumin,Um Alb)分组,Um Alb<30mg/24h为单纯T2DM组,Um Alb≥30mg/24h或血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为DKD组,血肌酐正常参考值范围49-97umol/L。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记录实验室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血脂四项等,由研究者本人进行问卷记录。所有数据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率或构成比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方差不齐者,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对DK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19例T2DM住院患者中,DKD患者257例,患病率为49.5%,其中,男性164例,占比率为63.8%,女性93例,占比率为36.2%。2.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在单纯T2DM组和DKD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家族史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吸烟史、总胆固醇与DKD呈正相关,是其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与DKD呈负相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1.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DKD的患病率较高。2.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与DK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3.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血尿酸、吸烟史、总胆固醇可能是DKD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可能是其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