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表达自由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up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以报纸、电视、广播等为载体的舆论监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论监督这一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了。伴随着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其特有的匿名性大大促进了公众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表达热情,但随之而来的也有部分网民滥用其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表达自由,造成了不利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公众的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表达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在法治方面采取并完善相应的措施,保障网络舆论监督中表达自由的充分实现。   本文以南京江宁区周久耕“天价烟”案例为切入点,对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表达自由展开了论述。文章第一、二章从表达自由和网络舆论监督的表达自由的涵义和价值两个方面对其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表达自由是公民行使表达自由的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对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表达自由进行限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限制的基准。第四章分析了我国法律对网络舆论监督中表达自由的有关规定,并针对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及网络道德教育等方面论述了网络舆论监督中表达自由的法治保障。
其他文献
提出并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立统一的监测监控平台是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通过覆盖全矿井的监测传感网络,获取井上和井下各类数据,是实现矿井综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人类的需要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文化现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理论命题,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样研究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人
本文的研究旨在倡导于交通管制中嵌入正当程序,全文共计分四大部分进行了详述。首先,对交通管制进行了制度层面的认知,是为论题的逻辑铺垫。主要包括交通管制的内涵、外延和法律属性。值得提点的是,本文采用了广义的交通管制作为研究对象;其次,立足于公物法理论和行政过程论对交通管制进行了审视和检讨,是为论题的初步展开。主要持论,城市道路作为国家公物利用过程中存有相关的权利形态,主要表现为道路通行权和增强利用权。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4~11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和体会身份证编码编排的特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2.通过了解编码编排的含义,培养学生自己编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