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后至高级社前家庭经济分配研究——以山西永济西坦朝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d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坦朝村是位于晋南地区中条山山麓的一个普通又有着鲜明特色的村庄。其山麓的地形条件,含砂量较大的土壤结构,使得粮食等传统农作物在村庄的很多土地上不易生长,反而适宜以柿子树为主的果树作物大量种植。果树经济发达,在西坦朝的村庄经济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对西坦朝农户的家庭经济影响很大。本文通过解读四清时期建立的西坦朝大队阶级成分登记表,分析包括水地、旱地的土地,以及果树、房屋、牲口等经济因素的情况。以土地改革前、土地改革结束时、高级社之前的三个时间点为节点,使用基尼系数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包括土地、果树、房屋、牲口等地权、物权分配情况。描绘了这三个时期土地、果树、房屋、牲口等经济因素的分配变化的轨迹。探讨了从土改到高级社前的贫富差距与分家等因素的关系,从而深入土地研究。同时,研究在西坦朝特殊地理环境下,土地与当地特殊农作物——果树的内在联系。使得分配研究在本文不再局限于土地分配的研究,而是对农村家户经济方方面面、各要素的考察。
其他文献
《汉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宗旨是保存历史文献、宣扬汉德。《汉书》“赞曰”是《汉书》论赞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汉书》的论赞部分不论是从量上还是从质上,在整部《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大河,自古以来黄河水灾就不绝于书。因此,河政一直被历代王朝视为大政,河政设置到晚清时期渐趋完备。面对水灾频发的现状,晚清政府投
宰相作为北宋职位最高的官员,在宋代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宰相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更深地挖掘北宋的时代特色,而且对当今社会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757年,普拉西之役后,东印度公司北部政策的重点是与中国的西藏及西部内陆省份建立某种商业、外交关系。自拿破仑时代起,法、俄相继对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构成威胁,致使英国沿次大陆
南宋袁采的《袁氏世范》在我国传统家训著作中有着“《颜氏家训》之亚”的美誉,其言精确而详尽,其意敦厚而委曲,可以厚人伦,可以美习俗,在宋代儒家生活伦理走向民间的过程中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