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地位在他生前就被人们所认可。目前的常建研究主要从生平考证和诗歌分析两方面入手。本文是常建诗歌研究,分别就常建诗歌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及风格成因因三大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常建诗歌题材论。常建诗歌涉及题材类型多样,涵盖了山水、边塞、赠别、音乐、干谒、说理、闺怨等题材,本章就各类题材抒发的内容和情感进行讨论;第二章是常建诗歌艺术论。常建诗歌整体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幽玄、清澹和沉苦,前二者主要体现在常建的山水诗、音乐诗中,后者主要体现在常建的边塞诗、怀古诗中,但这三种艺术风格内在具有一致性,它们体现出常建诗歌的气质是旷远幽僻的。本章还选取常建诗歌中频繁使用的意象,分析这些意象在常建诗歌中的具体涵义:第三章是常建诗歌成因论。常建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生平遭际、性格特点和创作手法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生平遭际而言,常建一生仕途不顺、沉于下僚,在心态上徘徊于仕隐之间,诗歌中不免有怀才不遇的感叹;随后,常建在漫游山水中得到抚慰,逐渐放下怀才不遇的自我感伤和仕隐徘徊的纠结矛盾。就性格特点而言,常建具有悲悯、幽僻的一面,这使他的仕进之心并不执着,也使他在诗歌中流露出悲苦意识;最后,就创作手法而言,常建吸收谢灵运极物写貌、移形换景等创作手法,在诗歌的构思上有“步趋大谢”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