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类人类疾病中,癌症可谓是“头号杀手”,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癌症相关基因影响着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癌基因能够促进正常细胞向癌细胞的转化,而抑癌基因则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Fibulin-5也被称为EVEC, DANCE,是细胞外基质蛋白Fibulin家族的最新成员,在调节器官,血管生成,纤维的生成和集聚以及肿瘤发生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对比正常的组织,在大多数术后的肿瘤组织内Fibulin-5mRNA大量下降,尤其是在肾,卵巢,乳房和结肠中(Kuang, Joyce-Brady et al.2006; Luo, Ding et al.2006; Hirai, Horiguchi et al.2007),但是在胃癌中,Fibulin-5则呈现特异性的高表达,造成这种表达差异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Fibulin-5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该细胞的侵袭,而在膀胱癌细胞5637中,Fibulin-5同样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但却抑制了该细胞的侵袭,可见Fibulin-5在肿瘤中的功能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比较系统的检测了Fibulin-5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结果显示Fibulin-5在正常膀胱组织中高表达,而在膀胱癌组织中特异性的低表达。同时,这种差异性的表达还与膀胱癌的临床分级和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肿瘤恶性和转移程度的提高,Fibulin-5的表达随之减低。这种肿瘤特异性的表达在膀胱癌细胞系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我们推测Fibulin-5的这种肿瘤特异性的低表达可能是肿瘤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某些抑制机制造成的。随后我们对膀胱癌中抑制Fibulin-5表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我们:Fibulin-5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大量密集的CpG岛。由此我们推测可能是由于在膀胱癌中,Fibulin-5基因启动子区高度甲基化造成了该基因的沉默。随后的特异性甲基化PCR(MSP)和亚硫酸氢盐测序(BSP)结果证实了我们的这一推测。利用去甲基化药物5-AZA处理后的膀胱癌细胞系中,Fibulin-5的表达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同样表明启动子区甲基化是Fibulin-5基因在膀胱癌中低表达的原因之一。接下来我们对Fibulin-5在膀胱癌中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之前的研究表明,Fibulin-5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系5637的侵袭。我们进一步对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有文献表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在细胞的侵袭过程中起重要功能,我们在5637细胞中过表达Fibulin-5后,检测到MMP7和MMP9这两个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下调,进一步的实验证实,过表达MMP7和MMP9均能有效促进膀胱癌细胞5637的迁移和侵袭,说明膀胱癌中Fibulin-5(?)可能是通过抑制MMP7和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在最后一章中,我们对本实验室长期研究的溶瘤病毒ntHSV的侵染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发现了ntHSV的一个新的相互作用蛋白Rasgrp2,并在体内和体外分别证实了它们之间的结合。Rasgrp2是Ras信号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它能够双向调控Ras/Rap的相互转换,在Ras蛋白的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我们发现Rasgrp2能够介导ntHSV对其非允许细胞NIH3T3的侵染,而这一功能可能是通过激活Ras来实现的。我们的结果表明Rasgrp2是一个癌基因,它可以通过激活重要癌基因ras,诱使NIH3T3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从而使得该细胞转变为靶向溶瘤病毒mtHSV的允许细胞。总之,本研究分别对两个肿瘤相关基因Fibulin-5和Rasgrp2的功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对Fibulin-5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检测和功能研究表明,该基因有潜力成为一个新的膀胱癌标志物,应用于之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而对Rasgrp2的研究则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溶瘤病毒mtHSV的侵染机制,为ntHSV用于癌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