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个案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正在向社会的各个系统不断渗透,促使社会的各个系统的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而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能力发展必备的专业要求。但由于历史、政策、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信息化在区域教育发展中极不均衡,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教育成为薄弱环节,尽管近几年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硬件基础已基本得到保障,但农村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对信息化设备操作不熟练,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育理念,以及不能将信息化技术设备应用与教学有效的结合,这些因素成为了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制约。本研究以河南省濮阳市T县D村S小学的农村教师M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旨在通过对其进行深度访谈与融入式观察的方式,获得M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中的完整图景,从而总结并归纳出M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提升历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获取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的基本认识,以期对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发展给予帮助。本论文主要是从M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法方面深入的了解了M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将M教师的成长历程划分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同时还采取了融入式观察的方法,观察了M教师日常课堂与公开课的教学,并进行记录,最终得出影响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因素。结合本论文研究成果,得到结论如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影响其进步的因素有外部和内部两个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关键事件的推动、学生在教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与教师的配合情况、同事和学校的态度,内部因素则包括对信息技术应用设备的使用能力、对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的运用以及本身对教学信息化的态度。因此建议在推进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时应当从学校、教师两个方面入手,以期能够推动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含密封源仪表(料位计、密度计、测厚仪、灰分仪、核子秤等)在山西省各个领域普遍的应用,尤其是核子秤近年来在煤炭工业及大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企业大数据潜在信息,并基于此建立良好的项目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本文以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决策树算法为技术核心,通过实现项目以及员工管理模块,生成绩效考核数据集,进而生成决策树,根据对决策树的评价与分析,帮助员工提升自己及管理人员实施管理。此
阐述了咨询服务在阅览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条件优势,并对怎样开展、深化阅览室的咨询服务作了初步的探讨。
论述了图书馆步入网上电子文献信息服务新时期后,现代信息知识与网络化服务方式对图书馆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挑战;指出图书馆员在网络环境下应具备的业务技能及提高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