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是一种广泛运用的固定源(火电厂等)烟气脱硝技术,而研究低温(<200℃)NH3-SCR技术则是目前国内外学术领域和环保领域的热点。锰基催化剂由于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而备受关注。本文合成了不同晶型的MnO2和负载于复合载体的锰基催化剂,模拟火电厂烟气排放的特征,研究了影响不同锰基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主要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TG)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方法对锰基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结合催化活性,考察了MnO2的晶型以及载体中元素的掺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MnO2纳米棒的晶型直接影响其低温NH3-SCR活性。隧道状的α-MnO2纳米棒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层状的δ-MnO2纳米棒。其活性差异主要是由结构和表面性质引起的。α-MnO2纳米棒主要暴露晶面的Lewis酸性位和较长的Mn-O键有利于NH3的吸附,同时其表面有利于NO和NH3的活化。MnO2纳米棒的隧道尺寸对其低温NH3-SCR活性及N2选择性也有显著的影响。在低温时(<200℃),具有[2×2]隧道结构的α-MnO2的活性及N2选择性最好,其次是具有[1×2]隧道结构的γ-MnO2,再次是具有[1×1]隧道结构的β-MnO2。隧道结构的MnO2具有分子筛的性质。小尺寸的[1×1]隧道结构、较高的结晶度、较小的比表面积和主要暴露晶面稳定的原子排布是β-MnO2活性和N2选择性较弱的主要原因;而[2×2]隧道结构和主要暴露晶面不稳定的原子排布是α-MnO2的活性高于β-MnO2的主要原因。Zr对载体TiO2的掺杂能够显著提高Mn/TiO2催化剂的活性和N2选择性。当空速为38,000h-1时,Mn/Ti-Zr催化剂的NOx转化率在150℃处达到90%以上,在200℃接近100%;N2选择性在150℃处达到90%以上,在200℃处仍维持80%以上。活性的提高可能是由于Zr的掺杂提高了载体的比表面积,降低了催化剂的结晶度,并且提高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的数量和酸性强度;而N2选择性的提高可能是由于结晶度的降低和Mn3+浓度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