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地亚红豆杉中紫杉醇的提取分离工艺及测定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提取和分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提取紫杉醇有其特殊的困难,即枝叶中含有大量的蜡质、色素等,这些物质在进行提取时也会被提取出来从而使得分离过程更加困难。针对这一特点,本文设计了正己烷萃取和碱洗相结合的方法,先以正己烷萃取除去蜡质等低极性物质,再进行碱洗除去高极性杂质,这种方法可以除掉86%以上的杂质,极大提高了色谱柱的处理效率。经过考察乙醇、甲醇、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及丙酮和乙酸乙酯混合液等提取溶剂,从提取率、紫杉醇纯度,提取液处理的难易,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定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其提取条件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后得到优化:浸提温度为50℃,恒温浸提2h,料液比1:20。紫杉醇的首次提取率为74.80%,经三次提取提取率达99.21%。同时比较了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两种提取方法。超声提取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经两次40min的提取,其提取率既达98.44%。与常规溶剂浸提相比,在较低浸提温度下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同时保证了提取率。采用索氏提取一小时回流三次,提取6小时,提取得率。索氏提取提取温度高,导致紫杉醇异构化,且提取时间长,提取率反而低下。提取粗产物经层析柱的提纯分离,本文中比较了硅胶,大孔树脂AB-8两种吸附层析用于从粗产物中分离紫杉醇。在硅胶柱层析中,通过考察层析洗脱速度、进料量、层析柱高等因素,优化操作条件,确定了层析工艺:氯仿湿法装柱,装柱规格为φ25×400mm,上样量以0.5-0.75g为宜,洗脱流速控制为1-1.5mL/min之间,先以氯仿进行充分淋洗,后换以3%的甲醇氯仿溶液洗脱。经一次层析,紫杉醇纯度达5.82%,回收率为98.78%。在AB-8层析中,其层析工艺为:湿法装柱,装柱规格为φ25×400mm,洗脱流速控制为1.5mL/min,先以3BV3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后续以3BV50%乙醇溶液,再以3BV7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70%乙醇的洗脱液。经一次层析,紫杉醇纯度达3.25%,回收率为99.36%。二次层析工艺为:先以3BV6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再以3BV7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速度控制为1.5mL/min。经二次层析,此时紫杉醇纯度达到18.43%,回收率为96.46%。实验过程中采用反相HPLC法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实验确定其色谱条件为:以C18为固定相,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nm,柱温(25±1)℃,流速为0.7mL/min。采用外标峰面积法进行定量分析。经分析该曼地亚红豆干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为0.0126%,RSD为1.46%。
其他文献
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城市和农村配网改造,进一步降低和控制线损率。加强线损管理必须要求更加精确计
膜吸收技术是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吸收技术相耦合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在膜吸收过程中,气液两相分别在膜两侧独立流动,在膜微孔处接触并发生传质。与传统吸收过程相比,该技术具有
<正>沈从文的《湘西散记》中,泸溪浦市镇是个神秘之地。至今依然存在的傩面文化,更为这个古老的小镇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知道浦市镇是从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西散记》中,这个
极不平凡、剧烈动荡的2008年过去了,以下回顾各媒体所报导与氟化工相关的信息,并作简要的评述。1硫酸表现的主要特征为价格创下新高,但不久泡沫破裂。下半年因受经济不景气影
如今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语用失误是指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它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上的失误,而是由说话不合时
在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3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大、中学生的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和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容易使他们陷入价值冲突,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抑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英国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却自19世纪80年代起逐渐走向了衰落,并陷入“英国病”的怪圈中难以摆脱。本文将从“锁定效应”的视角出发,分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
2003年2月,我参加了在墨西哥举办的"2003年世界教育装备博览会",之后又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2003年全美学校设备展览会".此外,我还参与了美国康州教学设备供应部进行的业务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