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CA)对小于34周的早产儿在婴儿期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 方法: 1、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且出院后随访至纠正年龄12个月的小于34周早产儿共78例,根据母亲胎盘病理有无绒毛膜羊膜炎,分为CA组(A组)早产儿41例、非CA组(B组)早产儿37例,及随机抽取在本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的足月儿33例(C组),分析比较其婴儿期的体格生长指标﹑神经运动发育方面的差异。 2、随访时间:早产儿在校正年龄的前6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后每2~3个月随访1次,期间发现异常者,酌情安排随访时间。 3、随访内容: 1)体格测评:头围、身长及体重。 2)神经运动发育:在校正年龄6月及12月龄时,完善贝利测试检查,包括: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以及完成20项神经运动检查。 4、诊断标准: 1)生长发育迟缓:头围、身长及体重低于或等于该纠正年龄该性别生长标准的第10百分位(≤P10),参考生长标准采用中国儿童生长标准与生长曲线。 2)贝利婴儿发育测试分级标准:MDI<70分为精神发育迟滞,PDI<70分为运动发育迟滞。 3)20项神经运动检查异常:按照婴儿20项神经运动检查标准,每项分为正常、异常两种,发现≥2项异常则为筛查异常。 结果: 1、体格发育情况的比较: 1)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纠正年龄1、2、3、6、12月龄时生长发育迟缓率分别为43.90%、36.6%、26.8%、19.5%、12.2%;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则分别为35.1%、29.7%、24.3%、13.5%、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纠正年龄至1、2、3、6及12月龄时头围、身长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纠正年龄6月龄时,两组早产儿身长、体重发育落后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纠正年龄12月龄时,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身长发育落后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体格发育分别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及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神经运动发育情况的比较: 1)纠正年龄6月龄时,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MDI、PDI得分低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及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纠正年龄12月龄时,三组婴儿MDI、PD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纠正年龄6、12月龄时,两组早产儿20项神经运动检查异常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绒毛膜羊膜炎暴露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