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基础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政治生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谐社会建设所涉及到的政治治理、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都是政治学和公共政策学所研究的范畴。因此,从政治学和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对和谐社会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与本质的理解,对执政党在实践的基础上转换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对政府转变职能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对推动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对“和谐”的政治学涵义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对和谐社会的本质与基本特征的阐述,提出了政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的观点。本文肯定了执政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执政党和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着重阐述了民主法治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指出了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与核心。本文还强调了政治文化建设是政治建设的一项不或缺的内容的观点,认为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文化路径。
其他文献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承担着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营造公
意识形态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和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站在新的时代起点,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严峻的斗争,直面挑战,坚持真理,高举旗帜,在不同场合就意识形态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深刻阐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
学位
2013年5月13日,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同志明确指出:要实现职能的转变,不仅仅需要取消并下放之前的权利,还应该进一步改善并加强政府的管理;本职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配偶权这项在婚姻关系中最为重要的身份权越来越重视。配偶权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方社会,而关于配偶权的
在我国,公司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是股东、债权人、职工和社会公众等很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枢纽。在市场经济中,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时,不仅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