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有些数量短语并不严格表示相关的数量义,而是表示虚量,如“放一百二十个心”“说了一百八十遍”中的“一百二十个”“一百八十遍”。汉语学界对于这种表示虚量的数量短语的研究迄今为止研究还很少,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譬如,哪些数词、哪些量词常被用来构成表虚量的数量短语?这些数词和量词有怎样的相互选择限制?这种表示虚量的数量短语有怎样的使用语境要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怎样处理相关的语言现象?本文尝试在大量语料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本文以数词为经、量词为纬,分别考察了“简单数词+量词”和“复杂数词+量词”短语表虚量的情况。“简单数词+量词”短语包括“半+量词”、“一+量词”、“二~十+量词”、“两+量词”等。“复杂数词+量词”短语则统计出“8x10n+量词”、“10x10n+量词”、“12x10n+量词”、“18x10n+量词”等一些类型。通过对所有这些小类的考察,我们不仅得出了用于表达虚量的数词、量词的范围,也得出了表示虚量的数词和量词的搭配规律,还发现了各类的语境条件。经过了对大量的语料考察,以及我们所做的分类整理,我们分别探讨了“半+量词”、“一+量词”、“二~十+量词”、“复杂数词+量词”以及“两+量词”这五类数量短语表虚量的情况,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其中“半+量词”表虚量的情况主要取决其搭配的名词成分,且表虚量的“半+量词”多数出现在否定句中;“一+量词”表虚量的情况也是由名词的成分来决定,但是其前提是量词的成分要符合条件;“二~十+量词”和“复杂数词+量词”表虚量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一些语言中常见的现象,但是“二~十+量词”表虚量的情况很固定,而“复杂数词+量词”表虚量的情况并不固定,只是存在着一些固定的格式,其内部的成分相对比较灵活;“两+量词”表虚量的情况是汉语中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给留学生学习带来困扰的,可以说“两”是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数词。在本文考察发现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虚量数量词语的教学建议。我们认为,不仅要教给留学生表虚量数量短语的构成规律,还要告诉他们这种用法的语境条件和语用效果。并根据这些表虚量数量词语的常用度和构成难易度,有步骤分阶段地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