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生产性服务业比较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sp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部门。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产生重要的作用。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的金融、保险、通讯、运输、租赁、技术服务等行业成为服务业发展迅速,并成为城市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北京和上海分别是京津冀和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两地城市发展都面临着由规模的扩张向功能性发展转变,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各自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产业关联和空间分布的对比分析,对京、沪两地的对比研究,探讨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发展现状、空间特征的一般规律,揭示不同城市空间特征的差异性,为今后推动城市功能性发展,选择正确的区域开发模式和合理布局服务提供科学依据。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论文的研究内容、框架和技术路线等。第二,通过对京、沪的城市经济基础及其变化的研究,透视两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背景。通过两地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总量发展,内部各行业的发展阶段、竞争力和主导作用的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地呈现出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上海则为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占优的特点。第三,通过投入产出方法,对京、沪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进行分析,表明京、沪不同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需求程度不同;通过产业能级、产业关联影响程度综合分析京、沪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产业关联作用,表明两地产业关联作用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高于制造业,在行业分布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第四,从发展阶段、竞争力、主导作用、产业关联作用等角度综合分析,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整合定位,分别确定京、沪两地决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和趋势、在整体产业中发挥中坚力量和作用的行业,两地的行业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第五,考察京、沪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总结两地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及分行业的分布特征。整体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总体集聚态势下的局部分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衰减格局,显示出极高的集中性。分行业的空间分布主要从其集中分散的特征上考察,京、沪在静态分布与动态变化中大部分行业趋势一致,但各有侧重。
其他文献
新旧绳互带法是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更换提升钢丝绳的常用施工方法,即先利用旧绳带新绳下放,再利用新绳带旧绳回收,但多采用单根更换、对半更换、4根同时更换,且所用换绳设备造
19世纪40年代中期,爱尔兰发生了一场因马铃薯歉收而引发的大饥荒。它是爱尔兰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给因人口迅速增长而很大程度上依靠马铃薯维持基本生活的爱尔兰民族带来空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在高转速、高负荷、高温的条件下工作,其可靠性及寿命直接影响发动机、飞机能否安全使用乃至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某航空发动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呈现出繁荣的态势。在工程建筑方面,工程的成败依赖于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工程造价控制是影响工程能否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
近几年来,我国跆拳道运动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不断进步,但因普及程度不高和科研能力不强以及训练效果差等方面因素,逐渐形成与世界跆拳道运动水平差距拉大的趋势。本文
本文主要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提拎出“玄牝”、“玄览”、“玄德”、“玄通”和“玄同”的重要思想,以“五玄”以概其要,并予以美学角度分析、阐释与观照,从而拓展了传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