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由于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既存在更多的空间,也存在较大的冲击,这种时代特征给体制本身和参与者带来的困惑甚至尴尬就成为现实的写照。潜藏着的风险需要被发现,需要被预警。因此,对时代命运的关注,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监视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公众提供一个可以寻求真相的平台至关重要。电视调查性报道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作为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栏目,《新闻调查》从1996年开播至今,已经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一面旗帜。它的节目形态、运营方式、节目制作流程、优秀的出镜记者、人文关怀的视角都对中国的电视新闻栏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深刻改变着传媒运营和新闻生产的机制、普通公众的信息接触和生活方式,甚至整个国家治理的理念和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至43.8%,成为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同年12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5亿,同比增长74%。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新闻记者尤其调查记者是非常活跃的使用群体之一。专业化的新闻生产和社会化的内容生产交相呼应、互动共振,逐渐催生出全新的传播格局和信息景观。本文从微博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状入手,以央视《新闻调查》为个案研究。微博的出现为电视新闻媒体提供最新鲜第一手的新闻线索资料,也给电视新闻媒体提供了宣传推广平台,拓展其传播范围和渠道。文章试图阐述微博对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操作方式、报道空间、选题策划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调查性报道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如何让微博与电视调查性报道融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闻调查》具体应该怎样利用新媒体调整自身营销策略同时规避微博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栏目官方微博建立双向互动、多元共存的传播的渠道,更好的与受众互动,促进媒介融合良性的发展,建立公平、合理、公正的舆论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