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2010-2018年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数据以及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吉林省流感样病例流行规律以及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并结合2010-2017年长春市气象资料,了解与流感样病例相关的气象因素,为预测气象因素波动对流感样病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中吉林省2010-2018年流感监测数据来自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2010-2017年长春市气象数据来自于“中国气象数据网”。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24.0及R3.6.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流感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不同年龄组人群中气象因素与流感样病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0-2018年期间,吉林省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315508例,哨点医院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为17554797例,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比(ILI%)为1.80%。2014年ILI%最高,为3.04%,2010年最低,为1.10%。2.2010-2018年期间,吉林省ILI%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出现高峰,呈现明显的冬春季高发的季节性趋势。流感样病例的年龄组构成比:0~5岁组为35.51%,5~15岁组为28.26%,15~25岁组为10.43%,25~60岁组为21.27%,60岁以上人群为4.54%。吉林省各地区中,四平市ILI%最高,为3.42%,松原市ILI%最低,为0.91%。3.2010~2018年期间,吉林省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送检65602份ILI标本,其中64601份被进行检测,检测率为98.47%,共检出8278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2.81%。阳性标本中,A(H3N2)型最多,共3505例,其次是甲型(H1N1)1767例和B(Yamagata)型1244例。2014年长春市检出1例H7N9感染者。4.2010-2018年期间,吉林省ILI标本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的高峰出现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份。阳性率在2010年最高,为17.91%,其次为2018年的16.79%和2014年的14.86%。各年龄组中,5~1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15.02%,其次为15~25岁人群的13.95%及60岁以上人群的13.44%,0~5岁儿童的ILI标本病毒检测阳性率最低,为11.15%。吉林省各地区中,白山市ILI标本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为15.99%,其次为长春市的14.75%和吉林市的14.19%,辽源市ILI标本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最低,为5.21%。5.2010年和2011~2012流感流行期吉林省优势株为B型;2013~2014流感流行期内优势株为甲型(H1N1)型;2014~2015流感流行期内优势株为A(H3N2)型;2015~2016流感流行期前期优势株为A(H3N2)型,后期为B(Victoria)型;2017~2018流感流行期内优势株为B(Yamagata)型。各年龄组流感病毒优势株相同,都为A(H3N2)型。各地区流感病毒优势株也一致。6.2010~2017年期间,长春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165538例流感样病例,平均每日报告49例。同期长春市日平均气温5.7℃,日平均相对湿度为64.7%,日平均风速为2.8m/s,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为6.8h。7.在总人群中,当单日滞后天数为0和1天时,日均气温对ILI影响的相对危险度最小,分别为0.90(95%CI:0.85~0.96)及0.90(95%CI:0.84~0.95)。当累积滞后天数为7天时,日均气温对ILI影响的相对危险度最小,为0.81(95%CI:0.74~0.89)。当累积滞后天数为3天及4天时,两日温差对ILI影响的相对危险度最小,为0.96(95%CI:0.93~0.99)。当单日滞后天数为7天时,平均相对湿度对ILI影响的相对危险度最小,为0.96(95%CI:0.94~0.99)。8.气象因素对ILI发病的影响在不同年龄组中有所不同。在5~15岁及60岁以上人群中,日均气温对ILI发病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总人群及其他年龄组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在5~15岁年龄组人群中,两日温差对ILI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滞后天数为0时,相对危险度为0.94(95%CI:0.90~0.98),但在其他年龄组人群中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降水量对5~15岁年龄组人群ILI发病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当累积滞后天数为6天时的相对危险度为0.90(95%CI:0.84~0.97),但在其他年龄组人群中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吉林省流感流行发生在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呈冬春季流行的季节性趋势。2.2010-2018年期间吉林省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ILI就诊数及ILI%呈上升趋势,0~15岁年龄组人群为ILI高发人群。3.吉林省流行的流感病毒为A型和B型,其中,A(H3N2)是威胁吉林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病毒。4.吉林省各地区流感病毒优势株一致,但各年份流感病毒优势株不同。5.不同人群ILI标本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不同,其中5~15岁人群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0~5岁人群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最低。6.长春市居民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依旧存在。7.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与ILI的发生有关,且在不同人群中气象因素对ILI的影响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