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探索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高新区一直以来承担着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引导产业升级的重任。经过近30年的跨越式发展,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规模,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新区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还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迅速提升。但是,中国高新区的生产率优势究竟是集聚效应所带来的,还是选择效应所导致的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仅有助于探寻中国经济背后的逻辑,而且对于新常态下中国高新区实现创新驱动也具有非比寻常的政策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以ACF法和LP法分别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运用Combes et al.(2012)的方法定量识别了高新区的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并横纵向比较分析了企业在获得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平均而言,高新区的生产率优势源于选择效应而非集聚效应。地方政府“引资质量底线竞争”的加剧导致高新区的集聚效应在2003年以后基本消失;而高新区政策产生的选择效应则长期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共同提高了低行政等级城市高新区的生产率水平;而在高行政等级城市高新区却并未发现这一现象,只有选择效应提高了高行政等级城市高新区的生产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