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利率的变化会导致固定收益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进而使固定收益资产的持有者承受巨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在2000年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则与计划,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拉开帷幕。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利率波动幅度和频率将会越来越大,利率变动引发的风险,对经济体的冲击将日趋严重。利率风险免疫的工具主要有两大种,即久期匹配免疫和现金流匹配免疫。两种方法的机理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现金流匹配的角度出发,研究现金流匹配在利率风险免疫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传统的现金流匹配方法进行理论描述。从理论可以得出,现金流匹配是一种比久期匹配更严格的利率免疫方法,是久期匹配的充分条件。对传统的现金流匹配的扩展主要是加入了现金的结转。即允许当期剩余的现金流结转到下一期,用以满足下一期的负债。有结转的现金流匹配相比传统无结转的现金流匹配方法,引入了短期利率这一因素。这使得原本毫无风险的现金流匹配承担了一定程度的市场风险。但是由于结转现金的存在,这样在理论上会得到更优秀的组合。在传统现金流匹配模型的基础上,我又论述了随机现金流匹配模型。传统现金流匹配可以说是一种静态的匹配方法,因为债务现金流、资产现金流以及短期利率是固定的。随机现金流匹配则是一种动态匹配。其中,负债现金流、资产现金流和利率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匹配的解决办法相比静态匹配要困难得多,因为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且各个因素在一起的作用机制也更加复杂。在论述了静态以及动态的现金流匹配算法之后,我又对现金流匹配的扩展功能,即结合CVaR理论后的风险控制加强功能,进行了论述。这一部分中,我首先介绍了CVaR理论,然后论述结合CVaR方法的现金流匹配模型。经理论分析可知,在结合了CVaR后,管理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应用现金流匹配方法更好的对利率风险进行规避。理论论述后,我结合上交所的数据,并依据假设的债务条件,对几种现金流匹配方法进行了数据模拟。并根据不同的债务条件,对现金流匹配和久期匹配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在不同的情况下,现金流匹配和久期匹配的优缺点。而后,我又对结合了CVaR方法的现金流匹配模型进行了数据模拟。数据显示随着管理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不断提高,投资组合中的高风险资产(长期限资产)所占比例会不断降低。最后是结论部分,在总结了全文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