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一点在整个媒体业界、学界都达成了一致的看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以势不可挡的气概傲立于传统媒体之上。新媒体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展现其魅力的同时,产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广泛受到关注。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是其中之一。对新媒体社会责任的广泛关注,始于汶川大地震。面对全国人民以及各大企业的捐款,我国的传统媒体首先以电视新闻的形式进行广泛的报道,然后发展为公益节目,担当了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新媒体不甘示弱,如“高铁广告”,提出为曾经向地震灾区捐过款的企业做免费宣传,这一公益行为引发了业界及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社会责任的思考。这一话题的思考与讨论对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有效控制新媒体的传播也有一定的意义。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尚属新鲜话题,国内对其研究并不多,可以找到的资料只有发表在《中国广告》期刊上的寥寥数语,还远远未形成系统的论述。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重新界定新媒体和社会责任两大概念,对新媒体的研究进行归类;论述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表现方式,特点,以及将新旧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受众、新媒体本身、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新媒体社会责任的原因,以及研究发挥新媒体社会责任的方法与对策。全文由引言、四个章节、结语六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阐述了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述了本文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界定新媒体与社会责任两个基本概念;第二章重点论述新媒体的社会责任,从表现方式、特点与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最终明确提出新媒体应担负的社会责任。第三章从现实角度和理论角度,分别阐述并分析了新媒体社会责任产生的原因。第四章着重论述如何加强新媒体的社会责任。提出四点对策,一是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之为维护社会秩序,加强舆论环境建设做贡献。二是要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三要加强传播控制,避免“把关人”缺失的局面,形成新媒体特有的“把关”体系。四要加强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媒体从业者要坚守职业道德,广大媒体接触者也要有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作为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维护新媒体环境。结语部分概括总结了本文的新见解、新发现,指出此次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重申了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要加强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就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建立并完善新媒体“把关”体系,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将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准与媒介素养提到议事日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