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教师专业社会化的理论视角,在教师职业生涯的理论框架内,对中国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纵观全文,结论如下:第一,体育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从静态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所处的状态,是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一致或相接近的状态。从动态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师专业化又是一个过程,是体育教师专业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提升的动态过程,是体育教师职业从一般职业向专门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第二,对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体育教师专业化不仅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且是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是世界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而且是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不仅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呼唤,而且是体育院校增强体育教师教育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体育教师专业化对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声望以及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体育教师职业具有专业的性质,是一个还没有达到成熟专业状态的、形成中的专业。体育教师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规范的训练,才能获得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形成服务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职业伦理和职业信念,才能在体育教学领域表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实施学术研究的自主权,才能在专业组织内部实施专业发展。也正是因为体育教师职业的这种专业状态和专业水平,体育教师才要专业化,体育教师教育才要专业化,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才显得必要和重要。第四,体育教师职业在依附中发展,并逐渐走向专业化。体育教师培养的理念从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对立、分离开始走向整合;教育学科的知识从零散的经验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培养与培训方法从艺徒式向专业教育方向发展;体育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的“学者为师”向从业人员的高学历化、证书化方向发展;培养与培训模式从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向多样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第五,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专业奠基、专业适应和专业发展三个阶段。不同的专业成长阶段专业化的任务不同。专业奠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兴趣,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理想,获取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伦理。专业适应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体育教师的专业地位,实现从体育师范生角色到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迅速找到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点。专业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体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第六,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模式主要有“4+X”模式、PDS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教学反思模式。这四种模式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在体育教师专业化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4+X”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奠基阶段奠定体育教师专业基础的学历教育模式;PDS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适应阶段促进体育教师角色转换、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意识的专业促进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教学反思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专业提升模式。第七,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整合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系统,整合体育教师培养的体育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系统,加强教育理论与体育专业实践的结合,加强体育教师道德规范和体育教师职业伦理教育,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证制度,构建一体化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