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啃老族”数量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的“第一杀手”。尤其是出生于80、9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巨大的新时代,大多数人可以正视自我,直面挑战,在竞争中成长、成熟,实现着自身的价值。然而,也有一部分人无法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而成为“啃老族”。“啃老族”现象不仅颠覆了我国的传统家庭伦理观,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啃老族”问题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省察自身,回归自我;有利于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警示自己,防患于未然;有利于重塑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进而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学毕业生处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受西方国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再加上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使得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很容易出现偏差。 本文选取太原市大学毕业生“啃老族”为例,通过走访调查对个案进行描述分析,了解太原市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的基本情况。然后,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总结阐释。得出该问题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等外在因素和大学毕业生自身内在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产物。最后,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提出应该采用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和自我教育法等方法来逐步解决“啃老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