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听觉中枢、感觉性语言中枢脑结构变化,为脑结构可塑性理论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36例先天性SNHL患儿(分3组)及10例正常听力同年龄组儿童,分别行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MRI扫描,运用基于李代数的微分同胚解剖配准算法(DARTEL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测定全脑灰质、白质总容积及灰白质容积比,听觉中枢(BA41区、BA22区、BA42区、Heschl回)、Wernicke区中的感觉性语言中枢(BA39区)灰质、白质容积以及灰白质容积比,运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组间双样本t检验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耳聋组中0-2岁组与2-4岁组比较:2-4岁组BA22区(双侧)白质容积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耳聋组中2-4岁组与>4岁组比较:>4岁组BA42区(双侧),左侧BA42区、BA22区、BA39区(双侧)灰质容积减小, BA41区(双侧)、左侧BA41区,BA42区(双侧)、左侧BA42区白质容积减小,BA41区(双侧)、左侧BA42区灰白质容积比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4岁耳聋组与正常听力组比较:耳聋组左侧BA22区白质容积减小,BA41区(双侧)、左侧BA41区、BA42区灰白质容积比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4岁耳聋组与正常听力组比较:耳聋组全脑灰质、白质总体积减小,灰白质容积比增大,BA41区(双侧)、左侧BA41区、右侧BA41区、Heschl回(双侧),左侧Heschl回白质容积减小,BA41区(双侧),左侧BA41区、BA22区灰白质容积比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先天性SNHL患儿全脑灰质、白质发育较同年龄组正常听力者落后,并且随耳聋时间延长,白质的差异更为显著。 (2)随着耳聋时间延长,先天性SNHL患儿双侧听觉联络区灰质出现萎缩,以左侧明显;感觉性语言中枢灰质也出现萎缩。 (3)先天性SNHL患儿听觉中枢白质发育最先受影响的部位在听觉联络区,且以左侧为主,随时间延长受累白质范围逐渐扩大,累及初级听觉皮层区白质。 (4)耳聋对灰质、白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白质影响更明显,说明初级听觉皮层及听觉联络区皮层存在结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