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中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城市规模的大小无疑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效应、土地制度和政策调控等方面来考察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效应存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90年代以来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经济产出数据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规模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由于聚集经济的存在,当城市规模较小时,城市的扩张和聚集经济效应会导致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即城市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表现在城市用地上,城市土地利用单位产出会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而不断提高,城市聚集的经济效应使得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规模效应。反之,当城市扩张到一定程度或者说城市规模的极限程度,城市的扩张和聚集则会导致城市发展的规模不经济。即当城市规模过度扩张时,城市土地利用单位产出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而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与土地相关的制度和调控政策通过对土地要素投入的控制也影响着城市用地的总体规模。从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城市土地的经济产出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自1996年开始一些超大城市的产出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实证检验也发现:1998年前东部地区城市产出不存在规模经济效应,而西部地区则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1998年以后中西部地区城市产出的规模经济效应逐渐消失,而东部地区则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