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D支行微贷业务服务“三农”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内蒙古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ragonlz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成为关键。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需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支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相关理论和包商银行及包商银行D支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现有条件、金融政策和体制机制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包商银行D支行微贷业务服务“三农”发展作为目的,系统分析研究了解决当地广大农民的融资难问题,全面落实“三农”服务、推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性。以D支行农户微贷业务为例,本文试图探索出适合商业银行微贷业务服务“三农”发展的新途径,有效解决我国“三农”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主要阐释的内容具体表现为:一是以概念概述为基础,包括“三农”的概念、微小企业的界定、涉农微贷业务的界定、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界定。二是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包括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和普惠性金融体系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与涉农微贷业务的关系。三是介绍了包商银行D支行微贷业务服务“三农”发展的必要性,分别从D地区“三农”发展中农户的信贷需求高市场广阔、D地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存在局限性及包商银行改革创新的内在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包商银行D支行发展涉农微贷的必要性。四是分析了包商银行D支行微贷业务服务“三农”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首先从包商银行D支行发展情况及涉农微贷产品、业务操作模式、业务流程四个方面阐述了包商银行D支行目前微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包商银行D支行微贷业务服务“三农”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涉农微贷产品种类和金融服务方式单一,导致在同业中缺乏竞争力;D支行网点和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导致不能满足该地区开展涉农微贷的需求;涉农微贷业务面临的信用、自然灾害、不可抗力及市场风险;涉农贷款投放成本高;同行业间涉农贷款竞争激烈;运作管理不能满足D支行的发展;D地区民间借贷较多。五是提出了完善包商银行D支行微贷业务服务“三农”发展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即包商银行D支行微贷业务服务“三农”发展,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的繁荣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为包商银行其他支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作用,同时为促进该地区“三农”发展,推进该地区新农村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Valsalva视网膜病变(valsalva retinopathy)是Duane在1972年首次提出的[1]。该病多因Valsalva动作导致眼内的静脉压突然增高,引起黄斑区表层毛细血管破裂[2],黄斑区内界膜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双眼突发视物不见2 h余”于2018年12月25日来诊。门诊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示双眼P2波幅值均下降,眼眶CT平扫提示右额颞顶叶脑软化灶,双侧上颌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PVT1)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中的作用。方法在HP感染的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PVT1
对一种新型含侧链二阶非线性光学基团的聚(氨酯-酰亚胺)材料的极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极化温度、极化电流、极化时间下的SHG相对强度的测定得到最佳极化工艺.利用序参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知识结构构建的基础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英语课程学习也是英语语言学习,教师需要重视提升自身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知识架构构建奠定基础。初中英语学习具有综合性特点,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实现对学生的基础性教育和综合性教育,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教育目标,“听”与“读”是语言知识的输入过程,而“说”与“写”是语言知识的输出过程。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