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孕症(infertility)是指婚后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一年而未妊娠者。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且病因复杂多样。多数学者认为输卵管功能异常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由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症约占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30%-40%。由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周围炎或输卵管发育异常等因素造成的输卵管扭曲改变了输卵管的正常走行,降低了它的蠕动功能并影响了输卵管液的流动,从而影响拾卵及配子(卵子和精子)的运输,引起不孕。目前腹腔镜是诊断输卵管病变的金标准。在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方面,腹腔镜手术作为其常规治疗手段,效果确切,可以使一部分患者自然受孕,有伦理学顾虑和轻中度输卵管病变患者也更容易接受。目的通过对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分析术后妊娠结局及输卵管扭曲程度对其影响,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以及输卵管扭曲程度与术后妊娠率的关系,为治疗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症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8年01月~201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二病区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排除含有男性不育因素、免疫因素、子宫因素、排卵障碍等因素的病例,经筛选共268例。术中镜下对盆腔粘连及输卵管情况进行评估,以单纯性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即输卵管扭曲、管壁柔软、伞端正常、子宫直肠窝正常者,共77例。根据术中所见,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对单纯性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症患者,术中牵拉输卵管尽量恢复其正常形态后目测法测量输卵管扭曲处所成角度,记录其最小成角,并根据最小成角大小将患者分为最小成角<45°组、450-900组和90°-1450组。以单极电钩行粘连松解术分解扭曲处浆膜。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情况及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了解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确诊妊娠标准为HCG阳性且超声检查见妊娠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术后6-24个月随访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分析术后妊娠结局及输卵管扭曲程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后,24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术后总妊娠率48.9%,宫内妊娠率44.4%,宫外妊娠率4.5%。2.单纯性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症患者共77人,占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28.7%。输卵管扭曲最小成角<45°者22例,术后妊娠5例;最小成角45°-900者49例,妊娠24例;最小成角90°-145°者6例,妊娠3例。最小成角<45°组与45°-90°组术后妊娠情况比较,经χ2检验尸值为0.037,即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有明显差异。最小成角90°-145°组与45°-90°组术后妊娠情况经χ2检验尸值为0.962,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单纯性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症患者,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后妊娠32例,宫内妊娠为30例。其中25例为术后6个月内妊娠,占妊娠人数的80.6%;6例为术后7-12个月内妊娠,占妊娠人数的18.75%;1例为术后13-24个月内妊娠,占妊娠人数的3.125%。结论1.对输卵管扭曲最小成角大于450的单纯性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症患者,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是其有效治疗方法。2.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后6个月内为妊娠的高峰期,受孕人数的构成比随时间推移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