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竞技游泳水平再次回升,引来国民参与游泳运动热潮。我国成人游泳赛事在1998年首度举办以来,经过16年发展,现已成为国内群众游泳领域有着核心影响力的赛事,在推动国内群众游泳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引领作用。然而,学术领域对该赛事的参与情况缺乏系统研究,尤其对大众参与成人游泳赛事的影响因素尚未进行过研究。 鉴于此,本研究以我国成人游泳赛事参与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特尔斐法、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数理统计等主要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如下: (1)我国成人游泳赛事年龄组划分上限和下限均低于世界成人游泳锦标赛,比赛项目设置全为中短距离,项目设置总量显著少于世界成人游泳锦标赛。 (2)运动员性别比例男性稍高于女性,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区域分布显著呈现出主办地区效应,教育背景以大中专学历居多,职业构成广泛,收入以中低水平为主,参赛运动员大部分已婚。 (3)大部分运动员安排在工作日练习,小部分运动员选择节假日练习;一天之中,运动员选择晚间练习频率最高,早上、中午、下午的练习频率逐次递减;仅从运动员平日游泳练习情况看,仅三成运动员符合我国体育人口标准;练习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和兴趣团体,练习中体育指导有待加强。 (4)运动员练习年限普遍较长,但极少部分运动员有专业队经历;四式泳姿基本被掌握,尤以自由泳、蛙泳最佳,但大部分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较低;运动员主要在收费场馆练习,月均消费五百元以下居多,消费构成主要是场馆门票、泳具。 (5)我国成人游泳赛事参赛者参与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和体系作为一个完备系统,可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即一级维度(内、外部因素),第二层次即二级维度(个体条件因素、动机因素,竞赛组织管理因素、项目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地点因素),第三层次即三级维度(29项具体影响指标)。 (6)我国成人游泳赛事参赛者参与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布:一级层次中,所占权重外部因素大于内部因素;二级层次中,所占权重按个体条件因素、竞赛组织管理因素、项目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时间地点因素递减。 (7)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大众游泳健身需求会相应变化,我国成人游泳赛事参赛者参与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和体系亦会随之变化。不同社会环境背景下,可对本模型和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赋予其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