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迁,城市社区的分化与整合也处于频繁的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从本质上,社区分化具有原动性,社区整合具有被动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带有中国特色的以单位为社会调控单元的一元社会调控模式对人的调控整合作用逐渐瓦解,社区在实现社会整合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整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关于社区整合的研究,国外研究最权威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国内对社区整合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宏观层面,认为社区整合是促使社会成员协调一致,形成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过程。本文站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研究社区整合机制的内容和特征,探讨新的整合机制建设的目标取向、基本原则和具体途径,不仅拓展了行政学对社区研究的范围,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整合问题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第一部分,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社会背景入手,对社区整合和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目的是为后面两个部分的实践问题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笔者认为,社区整合既是社区的一种存在状态,也是社区系统内诸要素一体化的实现过程。社区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功能性整合系统、制度性整合系统、组织性整合系统和认同性整合系统四大子系统和资源整合机制、社区服务机制、制度规范机制、自治参与机制、文明创建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等六大子机制组成的系统。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 理论研究在于推动实践发展。第二部分,坚持理论与实践、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系统总结当前城市社区整合机制建设方面的初步成效和突出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从总体上看,社区没有能够充分担当起整合社会的作用,社区整合处于无序状态。 第三部分,从微观社区和宏观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了城市社区整合机制建设的目标取向,阐述了城市社区整合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并针对当前城市社区整合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构想。社区整合的微观目标是建立社区归宿感。社区整合的终极目标是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两个目标建设社区整会机制,要从社区政治整合、经济整合、文化鳖合、地域整合、外部鳖合等多方面加以考虑。本文重点从社区服务功能、社区文明创建、社区制度规范、社区组织整合。政府职能转变和加强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 只有对微观社区的鳖合 进行具体地分析,才能有针对性提出社区整合的具体途径。本文理论上的创新之处在于,坚持宏观与微观结合,对微观社区整合的机制进行研究,将社区整合机制分解为四大子系统和六大子机制,提出社区整合机制建设的微观目标、宏观目标和基本原则,并提出改善和加强整合机制的对策举措。特别是社区整合的六大子机制。是对社区实践的总结,具有较强的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