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训是家庭(族)中父祖辈对子孙辈、兄辈对弟辈、夫对妻作出训导时实际呈现出来的文章体式。家训有着丰富的文体表现形式,是书、训、诫、诗、箴等文体类型的集合。本文拟将先秦至清朝的家训文献资料作为研究资料,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家训文体进行文体溯源,后通过定量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法探究文体特征,找寻文体流变之处,发掘流变原因。本文分四个历史时期对家训文体进行研究。第一章为先秦时期,本章追溯了训体家训与诰体家训的起源,并对其进行了文体特征分析,得出《保训》为家训文体开篇之作的结论,并发掘出了诰体家训内容单一、口语化程度高的特征。第二章为汉魏六朝时期,本章着重对书、箴、诫三种文体的源流进行考察,并总结了这些家训文体的特点。其中,书体家训短小精炼,善用比喻;箴体家训形式刻板,用语古奥;诫体家训结构清晰,内容多样。第三章为隋唐时期,本章重点分析了书体家训、箴体家训的文体变化,对新增诗体家训的文体特点进行了探究。经研究发现,隋唐书体家训内容更多元、说理更充分,修辞更娴熟,这些变化的出现与隋唐家庭规模的扩大、修辞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隋唐箴体家训深受唐代古文运动的影响,展现出了形式自由、语言通俗、内容广泛的新特征;本章还对新增的诗体家训的源流、沿革、繁荣原因进行了探析,发觉其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以五言诗为主、语言平实质朴的特点。第四章为宋元明清时期,本章展现了书体家训、诗体家训的文体变化,分析了新增的格言体与词体家训的文体特点。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书体家训的内容发生了重心偏移,“诲学”内容增多,宋古文运动与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对语言的革新促使书体家训达到了通俗化的高峰;诗体家训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以“孝悌”“修身”“劝学”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朴素、形式多样、善用类比为新特点;经研究可知,新增的格言体家训具有内容广泛、实用性强、对仗工整的特点;对于词体家训,本章重点对几篇作品进行是否为家训的甄别。结语则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