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自大学产生之初与大学共生的基本功能。由于传统科学学术观的影响,学术日渐窄化成学科、专业间的科学知识研究,教学工作日益边缘化。人们对教学及学术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为割裂了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教学与科研的共生关系。教学学术即传播、拓展、改造知识的学术,既是一种学术类型,又是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是教学与学术的双重结合体,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现代主义学术观。学术是大学教学的内在特质、本然面貌。教学学术能力是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反思教学、对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并改善教学的基本素质。在国家开放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地方高师院校已不再是教师教育办学的唯一主体。在此政策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应立足教师教育,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从本校实际出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将教学学术引入地方高师院校,正契合了其办学特色及定位,并将教师教育打造为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与发展优势,将教学学术与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相结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的“立校之本”。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历史比较,对国内外教学学术理论发展及制度化进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背景历史及现状、国外发达国家院校的成功教学学术实践经验分析,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学术的可能路径从四个层面进行探寻,包括:制度层面、院校层面、教师层面及学生层面。为地方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实践可能,也为地方高校教学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发展不足是地方高师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在博耶提出的新型现代学术观的基础上,对教学学术发展进行理论廓清,对地方高师院校引入教学学术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论证,以明确教学学术对于高师院校特色凝练的特殊价值。针对我国地方高师院发展不足这一现状,结合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学术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探寻其发展的路径。在比较国外高校成功的教学学术实践经验上,总结分析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学术实践类型:高校内部教学支持性机构、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学术奖励制度体系。分属于制度层面、教师层面和院校层面。这些都能对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有所指导与借鉴。最后,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学术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究,通过对制度、院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探究分析,将教学学术理论与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相结合,对地方高师院校的实践提供指导,强化学校特色,探寻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