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瘤胃细菌群落结构与氮利用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dd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饲料蛋白质资源短缺且严重依赖于进口,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致力于提高奶牛蛋白质利用效率,但尽管如此,奶牛氮利用率(NUE)仍然很低仅为25%左右。奶牛氮利用率低不仅浪费饲料氮源,还易污染环境。因此,提高奶牛NUE仍然是学科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明确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在宿主饲料消化,营养吸收和生产性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瘤胃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奶牛NUE的相关性研究仍较少。研究表明,血浆Δ15N可以克服个体层面的差异,有效评估奶牛NUE。因此,本试验通过大群体奶牛的泌乳性能、瘤胃发酵指标和血液生化水平的分析,揭示影响荷斯坦奶牛NUE的个体生理因素;并根据Δ15N和乳蛋白产量(MPY)为NUE指标进行筛选分组,分为高氮利用效率-高乳蛋白产量(HE_HP)、中氮利用效率-中乳蛋白产量(ME_MP)、低氮利用效率-低乳蛋白产量(LE_LP),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不同NUE奶牛的瘤胃细菌菌群组成,并筛选出影响NUE的瘤胃细菌。试验一:荷斯坦奶牛的泌乳性能、瘤胃发酵指标和血液生化水平对氮利用率的影响。试验根据健康状况和泌乳信息筛选284头同一日粮、同一胎次(2胎)、泌乳日龄为24d-77d的健康荷斯坦奶牛,记录奶牛的日粮组成、胎次、产奶量、泌乳日龄等信息。采集乳样、瘤胃液和血液,分别检测其乳成分、瘤胃发酵指标、血浆Δ15N以及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果如下:(1):奶牛泌乳日龄(DIM)、产奶量(MY)、乳蛋白含量(MP)与MPY显著正相关(P<0.01)。此外,奶牛MY、MPY与Δ15N显著负相关(P<0.01)。(2):乙酸/丙酸、异丁酸和戊酸与Δ15N显著正相关(P<0.01),而瘤胃发酵指标与MPY无显著相关性(P>0.05)。(3):非酯化脂肪酸(NEFA)、尿酸(UA)和嘌呤衍生物(PD)与Δ15N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尿素氮(PUN)、游离氨基酸(FAA)、UA、PD与MPY显著相关(P<0.05)。试验二:奶牛瘤胃细菌群落结构与氮利用率的相关性分析。试验根据Δ15N和MPY指标从284头荷斯坦奶牛筛选出21头,并分组为:HE_HP组(n=7)、ME_MP组(n=7)、LE_LP组(n=7)。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Alpha多样性发现,LE_LP组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HE_HP组、ME_MP组(P<0.05),表明LE_LP组奶牛瘤胃细菌菌群有较高的多样性;PCo A分析发现HE_HP组和LE_LP组奶牛瘤胃细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1)。(2)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三组间共同的优势菌门。其中Firmicutes在HE_HP组、ME_MP组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LE_LP组(P<0.01);而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LE_LP组(P<0.01)。(3)在科水平上,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琥珀酸弧菌科(Succini vibrion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为三组的优势菌科。其中Succinivib rionaceae在HE_HP组和ME_MP组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E_LP组(P<0.01)。(4)在属水平上,普氏菌属(Prevotella)、琥珀酸弧菌_UGG_001(Succini vibrionaceae_UCG_001)为优势菌属。通过LEf Se分析,Succinivibrionaceae_UC G_001、uncultured Selenomonadaceae在HE_HP组、ME_MP组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E_LP组(P<0.01),而梭状芽胞杆菌_UCG_014(Clostridia_UCG_014)、毛螺菌科NK3A20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脱硫弧菌属(Desulfov ibrio)、产酸糖酵菌属(Saccharofermentans)、克里斯滕森菌R7群(Christensenell aceae_R_7_group)、杆菌_RF39(Bacilli_RF39)的相对丰度均低于LE_LP组(P<0.05)。(5)通过细菌菌群和氮利用率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琥珀酸弧菌_UCG_001(Succinivibrionaceae_UCG_001)、uncultured Selenomonadaceae与MY、MPY显著正相关,与Δ15N显著负相关(P<0.05);梭状芽胞杆菌_UCG_014(Clostridi a_UCG_014)、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产酸糖酵菌属(Saccharofermentans)、杆菌_RF39(Bacilli_RF39)与MY、MPY显著负相关(P<0.05),与Δ15N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奶牛氮利用率受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包括泌乳日龄、挥发性脂肪酸、非酯化脂肪酸、血尿素氮、游离氨基酸以及嘌呤衍生物。不同氮利用率奶牛瘤胃菌群存在差异,试验表明促进氮利用率的细菌包括:Succinivibrionaceae_UCG_001、uncultured Selenomonadaceae,不利于氮利用率的细菌包括:Clostridi a_UCG_014、Desulfovibrio和Saccharofermentans。
其他文献
赣自然资规[2021]1号 2021年2月18日各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新《土地管理法》有关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规定,规范我省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行为,落实评估责任,省厅制定了《江西省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此件主动公开)
期刊
社稳专题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前置性要件,对高铁建设的方案具有强制性作用。本文以梅龙高铁项目为例,从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和风险对策四方面展开论述,并采用1-9标度法,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权重计算,最终得出低风险的结论,以此为高铁社稳专题批复提供指导作用。
中国历史的传统范式,毫无疑问是王朝的历史。朝代更替是历史演变的主旋律,王朝的周期控制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变化的节奏。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历史叙述方式,是用王朝来标识社会生活的时间分段,例如唐代社会生活、宋代社会生活、元代社会生活等等。甚至物质形态也可以很清楚区分出不同朝代的风格变化,例如瓷器、建筑、家具的变化,都会跟着统治者的改变而有截然不同的形式风格。这种历史叙述套路已经成为学界和大众固有的不可
期刊
日前,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塑料,可以很容易地分解并重新组合成高质量的产品。该材料叫做PBTL,是由一种被称为双环硫代内酯的化学物质组成的。研究人员表示,PBTL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和稳定性,可被用于制造塑料包装、运动器材、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和其他产品。在含有化学催化剂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将PBTL在100℃下加热24 h,可将其分解成原来的结构块,然后重新组装成新的P
期刊
5G的成功商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如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然而随之也产生了更大的数据量需求,进而催生了第6代移动通信。相较于5G,6G在带宽、时延、覆盖等性能方面均需要有更大的提升。因此,该文针对全域覆盖、场景智联、信息耦合的6G网络中无人机(UAVs)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综述。首先,针对无人机在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架构中的应用进行了陈述,重点讨论了无人机在不同场景中可能承担的角色及功能,如蜂
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11.0,基于北京、上海、重庆等18个省份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文本,从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分析职业教育“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发现这些省份在发展地区、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层次、发展方式等方面各具特点,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体制机制、重视内涵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资源供给、拓展国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能否获得无污染的能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主力军,其行业现状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太阳能这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建筑无疑是解决能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建筑光伏集成(BIPV)系统作为城市地区最有潜力的太阳能收集技术之一,不仅可以用来发电,而且还有可替代墙体、日间照明以及减少房间冷热负荷等应用。相比晶硅等其他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
水平井牵引器的变径爬行过程会导致其内部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动惯量发生变化,在这种工况下,传统的PI转速控制器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新型惯量辨识算法,该算法引入了置信度函数和遗忘因子,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响应特性。对最小二乘法及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由此设计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动惯量辨识算法。分别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和硬件实验平台对该算法进
氢能既是零碳燃料,同时又是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过渡和转换的桥梁。相对于水分解制氢而言,尿素分解制氢可以实现节能,以及解决尿素环境污染的问题。尿素具有储量丰富、安全性高和低成本等优点,且其理论上分解制氢性能远优于水分解制氢,是未来氢气获取的重要来源之一。尿素氧化反应(UOR)是尿素分解制氢技术的重要半反应,其决定了尿素电解池或尿素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催化剂在UOR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本征物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