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诉讼作为权利救济的最后屏障,不应将对公共利益的救济排除在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突破了原告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传统当事人理论,扩张了裁判既判力的范围,旨在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作为研究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起点,学界已经从各个角度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展开了研究,但立法、学理、司法实践中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诸多涉及公共利益损害的案件因原告资格认定标准混乱等原因而不被受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目的难以实现。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首次被确立。该法第55条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作出了规定,只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被赋予公益诉权,得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存在语言模糊、不明确的问题,且与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对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的立法相背离。鉴于此,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非常必要,只有厘定清楚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范围,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才能得到有效运行,实现对公共利益的合法保护。本文从考察和分析国内外民事公益诉讼理论和实践入手,探讨了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相关内容。全文共四章:第一章是对民事公益诉讼中“公益”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民事公益诉讼和民事私益诉讼的区别。第二章是在考察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它所遭遇的困境从立法、司法实践角度进行了论述。第三章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研究、评析了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关于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相关规定和实践,提出了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四章从三个方面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进行了论述,有条件地赋予公民个人以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是非常有必要和可行的,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也应当是我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适当主体,而社会团体也是适格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本国人民的社会福利作为发展经济、稳定政治的重要指标。一些国家将社会福利作为其基本国策,下大力度进行社会福利
在分析传统户外跌落式熔断器不足的基础上,指出开发新型熔断器的必要性。为此,对开发的一种新型全封闭跌落式熔断器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其结构、特性及用途,建议条件允许时应对
<正>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英语时,最大的困难大概就是记单词吧!怎么办?想记住英语单词,除了要下苦功夫,做到多听、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外,还有一些方法。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改变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除依靠技术进步,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低噪声放大器作为其接收系统的前端,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整个接收系统性能的优劣。本文根据课题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的不断膨胀,数字图像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数字图像在转换信息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数据量,因此压缩技术的进步成为一种迫切的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举,是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从理论到实践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私人复制自版权法产生以来就早己存在,在现代社会更加广泛,例如为学习与研究之需要而复制书籍之一部分或全部,在网络上下载音乐供自己欣赏,刻录光盘供自己使用等都属于私人复
人民陪审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司法民主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成型于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其具体的制度设置上已表现出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