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伊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开宗明义指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和整个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是一致的,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因此,教育战线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既是建国初期教育的政治任务,也是学校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尽管面临着国内外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建国初期的学校教育,在政治社会化方面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为巩固新政权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选取学校教育政治社会化中的教师和教材这两个基本要素为基本考察对象,从结构一功能的视角,对建国头七年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进行历史考察。论文在交代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背景之后,重点考察了1949年至1956年学校教育政治社会化的结构,既包括宏观层面党和国家关于学校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具体部署,也涵盖中观层面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师资和教材建设方面的布局。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当时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进行功能分析,主要论述了当时学校教育在传播无产阶级政治文化、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维护无产阶级政权稳定方面的历史作用。最后,论文总结了建国初期学校教育政治社会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期为当下进一步做好教育改革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提供历史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