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化飞灰填埋场渗滤液产生过程及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攀升。焚烧因无害化彻底、可回收能源、减容减量效果好及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在生活垃圾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生活垃圾焚烧后会仍会产生一定量的飞灰和炉渣,其中飞灰产生量约占入炉垃圾量的3%~5%,属于危险废物。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固化/稳定化预处理。预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后,飞灰将被运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单独分区填埋或运入飞灰专用填埋场填埋。由于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飞灰填埋场的设计规范和渗滤液计算方法,且飞灰与生活垃圾在水力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亟需对飞灰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过程及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室内柱状淋滤装置,研究了飞灰填埋体内水分的运动及变化规律,探索了渗滤液的产生过程与机制,分析了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及其与柱内飞灰填埋体物化特性的关系。原灰毒性浸出结果显示Pb含量超过了GB 16889-2008规定的入场限制,需经预处理达标后方可进入填埋场。实验采用稳定化剂对飞灰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30%的加湿水、2%的螯合剂、3d的养护时间可使飞灰达到入场要求。建立填埋高度为30cm、50cm、70cm以去离子水为加湿水的飞灰填埋柱和填埋高度为50cm以膜浓缩液为加湿水的飞灰填埋柱,每个填埋柱设置3~6个含水率监测点,开展了为期150d的淋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填埋龄期的延长,飞灰填埋体内的含水率均呈现下降-上升-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柱底渗滤液开始产流所需的时间与飞灰填埋高度正相关,当填埋高度相同时,以粘滞力较大的膜浓缩液为加湿水的飞灰填埋柱所需产流时间更长;渗滤液的产生量均呈先增大后趋稳的变化趋势,最终产生量与补给量接近。对四个飞灰填埋柱渗滤液中的p H值,电导率以及Cl-、COD、氨氮和重金属的浓度进行持续监测。结果表明,由于飞灰中Ca Cl OH、Ca(OH)2等碱性物质的大量存在,四个填埋柱渗滤液的p H值始终维持在10左右;电导率和Cl-浓度均呈现先稳定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填埋高度越低,下降出现的时间越早;受膜浓缩液水质的影响,采用膜浓缩液作为加湿水的飞灰填埋柱,渗滤液中的COD和氨氮浓度较以去离子水作为加湿水的飞灰填埋柱更高;重金属的浸出主要集中在渗滤液产生前期,至150 d时,除70cm去离子水填埋柱外,其余三个填埋柱渗滤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已达到稳定。对不同层位飞灰的盐分、重金属含量进行取样监测。结果表明:填埋柱上层(如10cm、20cm处)的盐分含量随淋滤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下层盐分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四个填埋柱内的飞灰重金属含量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以10cm处为例,重金属含量总体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通过对飞灰填埋前和淋滤150d后的物相及形貌进行检测,发现淋滤后飞灰中Cl、Na2O、K2O的含量大幅减少,飞灰颗粒表面变得致密光滑,Pb、Cu、Cr、Ni等部分重金属的不稳定态的占比增加。
其他文献
由于菲律宾大部分行业对外资比例的限制,外国企业进入该市场须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作方。文章通过梳理菲律宾对于联合经营及合资企业的法律规定,分析相关法律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供有意开发菲律宾市场的中国企业参考。合作模式分析一、对外资比例的限制法律规定《菲律宾共和国宪法》第十二章第二条规定:"一切公有土地、水域、矿藏、煤、石油和其他矿物油,
期刊
随着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无缝线路的优势越来越得到全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对象。作为无缝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接头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由于焊后残余应力、焊接接头处平顺性的变化以及组织性能的不连续,焊接接头成为无缝线路中的薄弱部分,易受到交变载荷的破坏而发生断轨等损伤。激光冲击强化是一种能有效改善材料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并提高疲劳性能的表面处理手段,研究其对焊接接头的残
双碳目标是我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煤化工产业属于高碳排放类产业,探索低碳化发展路径迫在眉睫。本文以碳交易价100元/吨为基准,碳交易外购比例取5%,20%,50%三种情景,分别分析了节能减排、绿氢替代、绿电替代、原料低碳化、产品方案优化、二氧化碳末端利用等低碳路径的技术经济性,分析认为绿电加电驱方案单位产品的成本变动较小,是较为经济合理的低碳方案,当前建议优先选取绿电加电驱方案;其次是节能减排方案,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市场经济变化也给予建筑行业比较大的上升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导致建筑领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的人口和土地资本相对而言比较充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产业联系起来。对此,发展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的首要任务,企业需要积极探究,建立
为破解水利工程“重建轻管”难题,克服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老化、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缺失等问题,浙江省自2016年以来,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模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文章总结了浙江省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颁布,教育界特别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如今,教学方法不再趋向于单一的发展,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整本书阅读可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语文课程,通过从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上共同促进语文成绩的不断进步。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读"与"写"的双重结合。此两项的高度结合有利于提高读写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智力潜能。而当下最为紧要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读写,以读促写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线型酚醛树脂(LPF)改性的玻纤增强聚酰胺66(PA66/GF)复合材料,研究了LPF对PA66/GF复合材料吸水性、力学性能以及耐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PF用量的增加,改性增强PA66复合材料PA66/GF/LPF的吸水率明显降低;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提升,但缺口冲击强度则有所下降。另外同改性前(PA66/GF)相比,改性复合材料(PA66/GF/LPF)的耐湿性
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国为实现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促进区域产业科技创新、加速城市治理效能,同时提高居民幸福感,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而不懈奋斗。本文在研究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别从中央统筹与地域协调、人才引进、信息安全完善三个方面提供若干策略措施与对策思路。
为了统筹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向智慧城市的转型,探讨了德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策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加强高速网络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打造云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城市数字中心,建设线上线下互动的市民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和养老的一体化体系建设,实现数字化的城市管理;确保数字化建设有效落实,将政府、企业、市民调动起来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挖掘智慧产业发展潜力,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到
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能为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微课的引入,需要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学情,找准落脚点,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趣味,解决教学难点,回归学生生活,呈现推理过程,渗透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同时呈现丰富、多元的信息,拓展学生视野,以此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探究、验证、归纳,体验知识生成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