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8年至1924年期间,列宁在俄国建党建国的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的民主经验。本文以列宁民主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分析归纳法来研究列宁民主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民主观和巴黎公社工人政权模型的影响下,列宁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民主理论并创建了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在黑格尔辩证法影响下,坚持民主作为社会变迁的“本体”从而主张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列宁坚持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主张人民主权;在领导俄国建党建国的具体实践中,列宁民主思想得以产生、发展并不断成熟;列宁民主思想是一个涵盖了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基础,民主概念论和功能论,民主发展规律论,民主制度建设论在内完整的思想体系。列宁将“民主”界定为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并在民主作为统治方式、民主作为政治决策方式、民主作为政治价值、这三个意义上理解和运用民主。列宁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消亡性和工具性特点,民主使阶级斗争成为广泛、共公开和自觉的斗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列宁认为实施民主制度需要存在起码的政治自由、基本的国家建设和充分的经济发展。民主价值、民主制度、民主决策方式可以适用于政治、经济、社会三大领域,党内民主、经济民主和人民民主是列宁民主思想的重要内容。彻底实现民主价值是有条件的,即经济上需要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政治上阶级消失、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得到实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民主发展先后经历无产阶级民主阶段和社会主义民主阶段。无产阶级民主阶段,对应阶级社会中民主作为统治和制度存在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民主阶段,是指人类发展步入无阶级社会,作为统治和制度的民主已经消亡,而作为人民主权民主价值得到实现的历史阶段。列宁在引导俄国建党建国实践活动中,创建了民主集中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讨论制、人民民主制等一系列具体民主制度。列宁根据秘密斗争条件、十月革命条件、国内战争条件和新经济政策条件下俄国的不同现实情况,对民主问题作了切实有效的探索与发展。列宁民主思想是一个丰富的民主理论体系。它将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它将人民民主推向前进,其中“党政分离”、“改善国家机关”、“吸收非党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完善群众监督”等思想极大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视界。列宁民主思想鲜明的特点是:一切考量从历史环境的实际条件出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俄国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情为基础、以辩证发展的视角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理论。由于受历史和时代的影响,它没有彻底解决马克思遗留的法学空区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确对待列宁民主思想,就是要努力做到科学扬弃列宁民主思想,尊重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列宁民主思想启发我们,要以自由平等的民主价值为导向,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在实践中创新列宁民主决议机制,以实现社会集体利益和共同利益;此外,还要积极推动生产力发展,为现实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