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裔学者安德烈·弗兰克作为依附理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依附理论极具代表性的学者,长期致力于拉丁美洲国家欠发达状况方面的研究,提出“低度发展”等理论。但是,在依附理论的领域中,与弗兰克的实际成就相比,他的学术地位似乎被人们模糊和低估了。在研究依附理论的过程中,如何评价弗兰克的依附理论,是一个值得去重视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即西方化”的思想在当时的学术界深入人心。然而,这一现代化思想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的实践却屡遭碰壁,促使人们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路线。德裔学者弗兰克开拓了现代化理论的新视野,对拉美地区如何实现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他的依附理论。弗兰克的理论体系受到包括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和冲突论以及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影响;同时代的依附论先驱者巴兰、普雷维什也为弗兰克的依附论奠定基础;弗兰克为了揭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著名的“不发达的发展”理论,对“欠发达”和“不发达”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并运用这个分析模式对资本主义体系的矛盾和发展阶段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作为激进的依附论者,他认为欠发达国家需要挣脱“依附链条”,提出了著名的“脱钩”理论。他的思想有批判、也有继承,他对不发达问题研究及出路分析上有创新的探索。对于弗兰克依附理论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弗兰克依附理论的贡献不可小觑:在西方发展理论领域,弗兰克的依附理论不仅完善了依附理论体系的建设,对世界体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员,弗兰克的依附理论还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也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作为在20世纪6-70年代出现的理论,弗兰克的依附理论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时代局限性。本文力图为明晰弗兰克的依附理论寻找一个合适的学术位置,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其立足发展中国家自身国情的立场来探讨不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思路对我们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