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法律近代化肇始于清末翻译西方法律时期,不过,清末西法中译的发源问题,至今未有统一定论,且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西法中译的发源是了解法律近代化的重要钥匙,对于当代的法律移植与法制建设都有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法国律例》(中译本)是近代西方输入中国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汇编,翻译时间远远早于戊戌变法与清末修律。其研究价值在于:其一,研究该译本能够对西法中译的起源有更多的了解,因为其在中国法律史、比较法学史、中法文化交流史等领域都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意义;其二,法典翻译是法律移植的一部分,研究中译本《法国律例》对于理解中国近代法律移植也颇具溯源意义。不过,目前对于中译本《法国律例》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仅有李贵连、王健、万齐洲等对这部译本进行了初步研究,但也主要是集中在对翻译的背景、篇目结构、不同中译本之间的对比上,而对于译本中的法典结构、原则、术语、背后的思想观念并未涉及。鉴于此,本文将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法国律例》中译本中使用的法律术语以及体现的法律观念进行研析,并通过将其与清末修订的法典进行比较来分析这一译本在晚清变法修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原因。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法国律例》的翻译背景、译者、翻译经过、不同的版本以及具体的翻译情况进行介绍,在较为全面述介该译本之后,再对该译本的结构以及具体条文的翻译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翻译中所选取的法律术语的分析,研究翻译过程中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与西方近现代法律思想的交汇与碰撞。第二章主要将《法国律例》与《大清新刑律》、《钦定大清商律》、《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以及德日两国有关的法典进行比较,从这一角度分析清末修律过程中对于《法国律例》的借鉴程度。第三章主要是从分析清末对于《法国律例》借鉴情况的原因,以及清末翻译与借鉴这一译本的启示,为今日法律移植与法律现代化提供一些经验。通过以上三章的分析,一方面阐释《法国律例》中译本对于研究西法中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法国律例》乃至其他清末制定的法典,来对《法国律例》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译本有更为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