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自来就是各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类似难题,制约着商业银行健康发展。金融系统成型以来,商业银行时刻面临着不良贷款风险,各发达国家普遍发生过不良贷款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日益增加,从2012年到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以及不良贷款余额形成“双升”局面,产生了规模巨大的不良贷款,违约风险加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我国各省市不良贷款区域差异出发,试图分析不良贷款的区域特点,寻找造成不良贷款区域差异的原因。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后,着重提炼了几个重要的不良贷款形成理论,并且定性说明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本文侧重对各省市不良贷款分析,将我国分成东西中三部分,并进一步详细阐述31个省市不良贷款情况,对造成不良贷款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影响我国各地区不良贷款率的因素。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不良贷款的显著因素,并针对性的给出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房地产销售价格、地方GDP增长率、工业企业利润额、地方财政支出、贷款额等因素对我国地区不良贷款影响较显著。特别是工业企业利润额的影响,根据文章的实证分析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不良贷款较高的地区许多是工业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实证的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结论。在当今经济处于“新常态”的情况下,经济增速放缓,在国家“三去一补”的政策下,房地产、传统工业产业遭到较大冲击,造成了规模较大的不良贷款。本文最后提出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方法,从政府、法律、资本市场建设多方面提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