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是整个国家和谐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除与大系统具有共同的特征、属性、层次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倘若在构建全国和谐社会系统中,只强调一般而忽视“特殊”,显然这一大系统仍然还不是我们理想的和谐系统。学术界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从经济学视角对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以构建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论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现状出发,针对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面临的区域经济差距、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根据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交叉、制约以及协调促进的辩证关系,建立了由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分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和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就多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