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肿瘤转移研究最重要的进展在于,首先,基本确定新生血管形成在原发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其次,对于肿瘤与宿主以及肿瘤细胞与相临基质微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为重视。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它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扩散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已证实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有关。在肿瘤和宿主方面,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它的大量表达可以重新塑造微环境,和降解细胞外基质侵袭周围组织、降解血管基底膜,促成了肿瘤细胞进入血管,向远处转移。MMPs的活性形态可以被人体内部的TIMPs(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活性结合的方式而抑制。隐藏于肿瘤细胞基质及基底膜中的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是通过MMPs的蛋白水解而释放出来的。近几年来,已基于Fas/ FasL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中重要进展之一,从对Fas/ FasL系统的分离、鉴定、表达及功能上的研究,发现Fas/ FasL系统在多种肿瘤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系。sFas(可溶性sFas)是由MMPs水解Fas胞外区产生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肿瘤细胞在进入循环系统时产生和释放的sFas不仅可以诱导循环系统中激活的T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更易增殖并发生转移;同时它与现已明确的和转移相关的标志物及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我们有理由相信sFas不但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信号而是参与了肿瘤发展转移的全过程。但国内外对其与转移的关系还鲜有报道。正是基于sFas与MMPs、VEGF这种关系的特殊性,我们才猜测:sFas在血清中在乳腺癌发展中浓度的变化,是否会反映肿瘤转移的情况?虽然现已确定的肿瘤标志物很多,但血液的标志物很少,且由于其自身的不完善,临床上尚未应用,如果可以通过大量病例,找到sF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