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和猪源沙门氏菌耐药基因bla<,CMY-2>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x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然而,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及大量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尤其是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菌株的出现已经给动物健康及动物性食品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相关研究表明,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了能够高效水解头孢菌素的β-内酰胺酶;从世界范围看,位于细菌质粒上的blaCMY-2基因编码的AmpCβ-内酰胺酶分布最广泛,造成的危害也最大。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山东省部分地区分离的鸡源大肠杆菌和猪源沙门氏菌中分别检测到了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blaCMY-2基因,同时将blaCMY-2阳性菌株对其他若干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控制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菌株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和猪沙门氏菌病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本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blaCMY-2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提取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质粒DNA,利用blaCMY-2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各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126株鸡源大肠杆菌中有15株(占11.9%)为blaCMY-2基因阳性;156株猪源沙门氏菌中有6株(占3.8%)为blaCMY-2基因阳性。另外,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相关DNA序列,设计一对能扩增blaCMY-2基因全序列的引物,对各阳性菌株的blaCMY-2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大肠杆菌分离株JN10的第1026位的胸腺嘧啶(T)突变为腺嘌呤(A)以及沙门氏菌分离株S103的第482位的胸腺嘧啶(T)突变为胞嘧啶(C)外,其余菌株的blaCMY-2基因全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相关blaCMY-2序列的同源性为100%。第二部分blaCMY-2基因阳性菌株耐药表型检测本研究采用CLSI推荐的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了15株blaCMY-2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和6株blaCMY-2基因阳性沙门氏菌对头孢类及其他几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有blaCMY-2阳性菌株均完全耐受第一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中的头孢克洛,第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克肟;此外,所有菌株对第二代头孢中的头孢呋辛、头孢孟多中度敏感部分耐药。另外,上述菌株还耐受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其中3株大肠杆菌(JN5、JN9和HZ9)耐受第三代头孢中的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有3株(S90、S103、S121)和4株(S90、S103、S121、S138)沙门氏菌分别耐第三代头孢中的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但所有分离株均对第四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吡肟敏感。本研究表明,上述blaCMY-2阳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而且耐药表型基本一致。第三部分blaCMY-2基因阳性菌株酶型检测及该基因的转移性研究本试验采用三维酶抑制试验对15株blaCMY-2阳性大肠杆菌和6株沙门氏菌进行β-内酰胺酶酶型检测;同时,利用质粒接合试验和转化试验对blaCMY-2基因的转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携带耐药基因blaCMY-2的质粒不仅能够在种内传递,而且也能够在种间传递,但是种间转移的难度大于种内。质粒转移的发生大大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散播,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学习很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启发性教学,注意提问技巧,积极评价学生,正确了解学生。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启发性教学    学生从初二开始学习物理,这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加以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牛肠道病毒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外观呈球形,正二十面体结构,无包膜,大小约为25~30nm,病毒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全长7.5kb。BEV第一次由Kunin和Mc
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物理模型是对同一类基础知识、物理过程、思维过程的高度概括。实际的物理问题,往往相关因素不分主次地统统加以考虑,研究起来十分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正确鲜明的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解答物理习题的重要环节。物理练习有多种形式,做好练习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弄清题意,确定应运用的物理规律等是根本,而借助正确的物理模型会使我们易于完成解题的根本要求。面对“难题”,正确鲜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如何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去探索的课题。张熊飞教授的 “诱思探究”教学论指出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几年来的教学体会,我觉得教师的角色是指路人,是拐杖,要设置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 “跳一跳,摘到桃”,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抱起他们往前走,而是要“点拨”一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对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危害严重,同时对养猪业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具有潜在威胁。能引起猪和人的脑膜炎、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