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币因素的我国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相关性实证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与股票市场收益的相关性也一直是投资者、学术界和经济决策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年来,我国经济连续维持了高速增长和持久低通胀并存的格局,表面看来,这种发展方式似乎有着不错的成果,但事实上,我国的通货膨胀被种种因素压抑,自2006-2008年的第五轮通货膨胀结束之后,如今通货膨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CPI、环比、食品价格等涨幅不断扩大,2010年6月开始由2.9%升至2011年7月的6.5%,期间CPI增长较快并屡创新高。   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构成形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也逐渐成为大众广泛接受的一种投资工具。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市场广度、深度、规模和交易量不断得到扩张。然而,我国股票市场却屡次出现背离经济走势的股价大幅波动现象,由于股票市场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经济中通货膨胀的因素,从而有效的干预股票市场,尤其是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物价水平持续走高,央行货币政策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也做出了灵活调整。然而,这期间股票市场表现却并不好,那么通货膨胀与股票市场收益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设定相关计量模型对其进行研究。   股票回报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表明股票投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规避通货膨胀风险而发挥保值作用,这种效应将反馈给实体经济,从而使得通胀防御性行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截止到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30日),我国沪深股市总市值达到21.48万亿,与GDP的比率达到45.55%。作为新兴市场的我国股票市场,由于特有的制度和环境因素,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发达国家市场有所不同,股票能否发挥保值作用,这些问题值得研究。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选取我国2001年1月至2012年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与股票回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费雪效应假说和代理假说均不成立;最后,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吉育5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等优点,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倒伏、适应性广,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域种植。该品种于2014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国际贸易不仅可以看作是商品与劳务的国际流动和交换,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