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人文类纪录片发展日益成熟,不同类型风格的纪录片层出不穷、代代迭新,走向以小见大地呈现社会的整体形态与时代特征。在此风潮下孕育而生的《人生一串》正是以烧烤的“小”窥见了“人生”的广大边境。此外,纪录片美学发展至今,鲜见关于接受美学与纪录片喜剧性产生碰触引起的化学反应。基于这样的创作和研究环境,笔者希望从纪录片喜剧性的表达方式着手,应用接受美学相关理论对创作者与观者双主体进行深入探索研究,通过案例《人生一串》和笔者原创毕业作品《走街串巷》,以接受美学主要概念召唤结构和期待视野着手,对纪录片《人生一串》喜剧性表现和表达策略整合讨论,探究接受美学视阈下纪录片喜剧性表达的一般方法与发展走向,最终得出三大结论,即平台的良好助推和新媒体适度营销增强观众的文本期待;通过视听呈现扩大观众的意象期待;审美层面留白,扩大观众的意蕴期待。借此理论成果完成实践作品《走街串巷》的喜剧性表达,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探索的跳跃。以上阐述及实践总结希望能够为之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延伸做出一定的努力,掌握纪录片喜剧性与接受美学交叉的发展方向,以期能够为纪录片行业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