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共和与现代共和都强调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平衡”,由此又可以引申出共和唯“公”而不唯“私”,唯“共”而不唯“专”,唯“中”而不唯“极端”。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奉行公共精神的公民德行理念,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共享理念,混合平衡的中道理念作为共和政治思想的核心理念。针对三大理念形式,本文以“公”“共”“中”加以界定。奉行“公”精神的公民德行理念,这一理念在早期政治哲学家进行深入总结的基础上,在近代出现了两种思维路径,即以卢梭为代表的激进德行观和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保守德行观;但是到了现当代,伴随着共和思想的复归,公民德行形成了一种新的德行观,即爱国主义的理性德行观。奉行“共”的共享理念,其表现为公民对于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共享,这一共享理念的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代多数暴政引发的思考,到近代人民主权观的确立,再到现代共享的途径。混合平衡的中道理念强调“共享”的同时保持“中”而拒绝极端的原则,它既是一种原则,也可以是一种手段,一方面指静态意义上的差异的平等与拒绝极端,以亚里士多德的比例平等为典型,另一方面指动态意义上的运行方式,即以法治为基础的混合均衡与分权制衡,这两方面的内容共同阐释了中道理念的内涵。公共精神的公民德行理念,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共享理念,混合平衡的中道理念三大核心理念作为共和政治思想的核心理念,共同阐释了共和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