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但是,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态度和工作水平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质量,更加关系到高校育人的成效。研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如何克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南京工程学院辅导员为分析案例,在探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克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并对具体对策进行详尽的探讨。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基本理论研究着手,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探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三大方面: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并进一步论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特点,明确了本文在实践研究方面的着力点。通过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南京工程学院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深入探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依据,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学校和辅导员自身原因等三个方面,为提出对策建议提供了依据。本文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研究理论,提出了克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建议。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队伍建设理论为总体框架,集合管理学的胜任力模型理论和心理学的成就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从社会认可营造良好环境、学校体系支持完善工作环境、高校辅导员自我提升促进个人成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克服职业倦怠的对策。